灼灼閩粵花·臺灣之旅·貓鼻鵝鑾·臺灣“夏威夷”
在臺灣島最南端有兩個小半島,伸入巴士海峽。一個形狀稍圓,像翹起的貓鼻,叫“貓鼻頭”;另一個稍尖長,叫“鵝鑾鼻”。
相傳在很久以前,楓港漁村住著一對打魚夫妻,無兒無女。一天,二老從海中撈起了一個大蚌殼,里面有一只黃色雄貓。貓感謝二老救了它,自愿作他們的兒子。因它鼻子翹翹,取名叫貓鼻。又有一天,二老帶著貓鼻去海邊捕魚,看見一個壇子大的鳳梨在浪里浮沉,勾過來打開一看,里面跳出一只雌白鵝。白鵝謝二老相救,愿做他們的女兒。因它鼻頭高高,取名鵝鑾美娃娃。從那以后,貓鼻和鵝鑾天天幫著二老捕魚,一個爪子抓,一個用嘴啄,每日都魚滿船,二老樂得笑呵呵。
忽然有一天,海邊來了一頭丑怪鱷魚,張著小港一樣的大口,到岸上吞食人畜。貓鼻和鵝鑾就悄悄商量好對付鱷魚的辦法。一天夜里,兄妹偷偷劃船出海,被丑鱷連船一口吞進腹中。在鱷魚肚里,貓用抓子猛抓,鵝用硬嘴狠啄鱷魚的心肝腸肚,痛得鱷魚直翻滾。終于弄穿了鱷魚腹,貓鼻和鵝鑾連船一起滾了出來,可是它們的皮肉已被鱷魚的胃液溶爛了。海浪把小船推到了岸邊。漁公漁婆趕來時,船上只剩下兩團肉糜,只有貓頭和鵝頭還完好。二老撫尸大哭,眼淚掉進兒女胸膛,兩顆紅心就突突地跳起來,變成了兩個人。二老看著站在跟前的俊秀的兒女,非常高興,就一起把貓頭和鵝頭拋進海里。后來,在臺灣南端就出現了貓鼻頭和鵝鑾鼻兩個美麗的半島。
貓鼻頭和鵝鑾鼻上,風光旖旎,四季如春,椰蕉成林,一派熱帶海濱情調,被人們稱為“臺灣的夏威夷”,成為南灣極點最具前途的風景區。
鵝鑾鼻最南端的小山上,有一座被稱為“東亞之光”的鵝鑾鼻燈塔,遠近著名。它的建立,緣于一起轟動一時的國際性事件。1867年3月,美國船“羅瓦號”在鵝鑾鼻南約17公里處觸礁沉沒,泅上岸的海員被排灣族人誤為海盜而殺死。美國派了兩艘軍艦來“征討生番”,卻戰敗了。正巧那時又有琉球船在附近遭難,美、英、日就聯合起來向清政府施加壓力,清廷乃“賠償”白銀50萬兩,在鵝鑾鼻建了巨型燈塔。乙未割臺時,清軍撤離臺灣,炸毀了燈塔。三年后,日本重建。鵝鑾鼻燈塔此后又幾經修建,今存燈塔塔身全為白色圓形,共四層,高18米,金屬鐵質,非常堅固。塔燈為2.6萬千瓦一等不動白色燭光,每十秒閃一次,光力達20海里,是臺灣南部海域夜航船只測定方位的重要坐標點。登上燈塔眺望,太平洋與臺灣海峽、巴士海峽,隱隱目前,海天一色,波瀾壯闊,有時還可見到群鯨戲水。
上一篇:離離原上草·呼和浩特之旅·席力圖召·召城瑰寶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廣州之旅·中山縣·史冊存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