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女子的教育
西周時,女子沒有什么地位,更沒有受學校教育的機會。男女界限分得極嚴,所謂“男不言內,女不言外”,男女授受不親。女子十歲以后以不出閨門為原則,不得已而出門時,必須以頭巾蒙蔽其面。教導和培養女子的德性,以順從男子為主,故在受姆教之時,就要教以“婉挽聽從”。他們所學習的,無非烹飪、縫紉、編結、績麻以及家庭中日?,嵤?。女子受這種教育,既不送入學校,又不出就外傅,只是由她們的父母或貴族家庭中保姆日常訓導她們。
在女子教育內容上,不外是“婦德”、“婦容”、“婦言”、“婦功”四者,禮樂書數之教,女子固然無分,至于“治學”、從政更非女子所能有的權利。
女子到了二十歲就要出嫁,嫁后又專以服侍公婆及做些家中瑣事,到了祭祀大典,也只能以佐理的姿態出現,而不能直接參與。所以西周時的女子,實無教育可言,平時所訓導的,也無非使她們做到“女子無才便是德”,至多不過成為“賢母良妻”罷了。
重男輕女思想使女子終生束縛于舊禮教中,從事家庭瑣屑工作,而不能參加生產勞動和政治活動。這種思想毒素的流傳,影響了中國社會達三千多年之久,實自西周開其端。
上一篇:血泊中站起來的失敗者
下一篇:西周王國的違禁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