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高原雪·阿里之旅·古格王國遺址·吐蕃后裔留遺跡
在邊陲札達縣境內象泉河南岸澤布蘭的一座高300余米的黃土山上,殘留著古城遺跡即西藏歷史上著名的古格王國遺址。東面山坡上,像蜂巢似地密布著三百多孔洞穴,三百余幢房屋依山疊砌,從地面到山頂組成雄偉的建筑群。外有黃土壘成的城墻,墻上可見眾多石刻佛像。下有四通八達的地道,各各相連。山的東北側屹立著七個土砌的碉堡和三排10余米高的佛塔,另有洞窟、喇嘛廟等,顯示出一派恢宏氣勢和獨特的建筑風格。
遺址的主體建筑是寺廟和王宮,均系土木結構,平頂,梁柱和天花板上都有各種花紋彩繪,上方有木雕飛檐,主要雕刻獅、馬、象、龍、孔雀等,大概與當地四“神水”獅泉河、馬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的神奇傳說有關。寺廟和宮室周圍洞窟分藏武器彈藥、盔甲盾牌、生產用具、炊事器皿和藏文典籍等,其中盔甲用牛皮繩串小鐵片而成,重達10公斤。盾牌用藤條編制,牛皮條鐵片加固,中有圓形鐵帽,具有中世紀武器特征和高原地方色彩。
西藏古格王國遺址
古格王國的統治者是吐蕃贊普的后裔。據藏文史書記載,吐蕃王朝最后一代贊普朗達瑪有一后、一妃,后無子,妃有一子,取名朗堆維宋。朗達瑪死后,王后在民間揀來一嬰,說是自己所生的朗達瑪的遺腹,取名云木巔。兄弟倆長大后,分占以“烏如”為中心和以“約如”為中心的兩個地區。他們的爭斗延續到他們的兒子。朗堆維宋之子白果贊被云木巔下屬所殺,白果贊的兩個兒子吉德尼瑪袞和扎西孜白在法臣的扶持下,往西逃亡。吉德尼瑪袞逃到拉堆(阿里)的芒宇——瑪旁雍錯附近,娶當地部落頭人扎西增之女為妻,慢慢發展成雄踞一方的勢力。他們生了三個兒子:白德袞、扎西袞、德祖袞。德祖袞在今扎達縣境內建立了古格王國。
據《西藏王臣記》記載,古格王國世襲了十六個國王,是吐蕃王朝滅亡后,西藏四百年分裂局面中勢力較為強大的王朝。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柳州之旅·望郎石·叮叮洞有聲脈脈石含情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吳墟·吳王宮室映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