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林》簡介|鑒賞
軼事小說集。晉裴啟作。《世說新語·輕詆》篇注引《續晉陽秋》說:“晉隆和中,河東裴啟撰漢、魏以來迄于今時,言語應對之可稱者,謂之《語林》。”此書產生于士族門閥制度極盛的東晉時代。書中記述漢魏以來帝王將相以及名士的言談軼事,迎合時人好尚,提供了豐富的聚談資料,盛于一時。后因記人不避當世,觸怒了權貴人物謝安,受其詆毀,竟一度將其廢止,不再流傳。該書至隋亡佚。值得慶幸的是,《語林》一書雖遭厄運,卻并未因此被湮滅。南朝宋劉義慶采取此書作成《世說新語》,劉孝標為其作注又加征引。隋唐以后,各種類書也廣泛收錄,使《語林》中的故事得以流傳。宋元以后,其輯佚本繼起層出。據載,明有說郛本,清有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本等。其中以魯迅《古小說鉤沉》本,輯一百八十條,最為完備。
在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中,劉義慶《世說新語》成就最高,名氣最大,是這類小說的代表,已為文學史家們所公認。殊不知孕育它的母體中,就有《語林》這部書。魯迅說: “《世說》文字,間或與裴、郭二家書所記相同,殆亦猶《幽明錄》、 《冥祥記》然,乃纂輯舊文,非由自造。” (《中國小說史略》)此所謂“裴、郭二家書”,即指裴啟的《語林》和郭澄之的《郭子》。在這里,魯迅談的是《世說新語》的成書來源,卻也同時揭示了它和《語林》的密切關系。《語林》出世早于《世說新語》近百年。據《隋書·經籍志》著錄,該書梁時尚存,劉義慶肯定看到過它的流傳本。魯迅說兩書文字間或相同,意思就是指《世說新語》部分內容抄自《語林》,而劉氏“纂輯舊文”的眾多原作者中,當然也就包括裴啟在內了。由此可見, 《語林》的產生,直接影響到《世說新語》的成書,在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中,具有開先啟后的重要地位。
《語林》從內容上說,以記述歷史名人(包括帝王將相)的言談軼事為主,是和漢末清議、魏晉清談的社會風氣大有關系的。清議或清談的中心內容是品藻人物, “聲名成毀,決于片言” (《中國小說史略》)頗為時人所關注。因此,這類內容在當時來說,也就是文人創作的重大題材了。裴啟身處士族門閥制度統治時代的斗爭漩渦之中,通過《語林》,披露時代名流的思想、生活,乃至其人生態度和精神面貌,特別是有關魏晉時期政治斗爭的內容,是需要一點敢于觸犯權貴的勇氣的。《語林》因遭詆毀,恰恰說明了它真實的內容,和特有的思想意義: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為我們認識當時社會的本來面貌提供了一些比較可信的文獻史料。
《語林》這部書,無論是它的思想,還是藝術,都離不開和《世說新語》的比較。現傳《語林》中的故事,其最精華的部分,都被《世說新語》所收錄。比如關于石崇爭豪夸富的故事,《世說新語》中有五條,把《語林》中僅存的三條都包括進去了;關于王子猷任誕曠達的事跡, 《世說新語》也包羅殆盡。《世說新語》的思想,也就包含了《語林》的思想。但是,另一方面,《語林》畢竟有《世說新語》所沒有的內容,顯示了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特色。例如:
晉王敦與世儒議下都,世儒以朝廷無亂,且唱兵始,自古所難,諫諍甚苦。處仲變色曰: “吾過蒙恩遇,受任南夏,卿自同奸邪,阻遏義舉,王法焉得相私。”因目左右,令進。世儒正色曰: “君昔歲害兄,今又殺弟,自古多士,豈有如此舉動。”言畢流涕,敦意乃止。
王敦身為大將軍,勢傾當朝,懷有野心。其弟世儒力諍苦諫, 二人惡語相侵,一個變色,一個正色,一個殘酷暴虐,一個忠直不屈,兩人的思想性格,在“正” “變”二字中顯現出來,形象多么鮮明。而這場官場內部傾壓的斗爭,體現在有著特殊身份和關系的兩兄弟身上,揭露多么深刻。再如:
羊稚舒(琇)冬月釀酒,令人抱甕暖之,須臾復易其人。酒既速成,味仍嘉美。其驕豪此類。
十冬臘月,天寒地凍,讓下人脫光衣服,抱著冰冷的酒甕,用體溫把酒暖熱,供主人飲用。這種對勞動者的殘忍,與《世說新語》所載石崇要客燕集,交斬美人的故事比較,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讀了同樣讓人發指。看來作者對羊琇這個以豪侈著名于世的外戚顯貴,也是深為不滿的。末句“其驕豪此類”,寓貶意于其中,烘托出一種同情與仇恨交織的沉重氣氛,使這篇簡短的故事,增添了感人的藝術力量,在《語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佳篇。自然,《語林》中,也有作者純客觀敘述輕松愉快的故事:
士衡在坐,安仁來,陸便起去。潘曰: “清風至,塵飛揚。”陸應聲答曰:“眾鳥集,鳳皇翔。”
寫出了士族文人的相輕所短,沿襲成風。 名士汲汲于爬官,文學創作,只是他們抬高身價,擠進仕途的敲門磚。相互之間,沒有那種切磋藝術的友情關系。這是一種時代的悲劇。本篇故事,正是作者假借潘、陸這兩個文學名人的一件小事,來揭示由于罪惡的士族門閥制度的統治,造成風流名士之間那種清高自賞的心理。文中用一“坐”、一“來”、一“去”三個動作,兩句對話,四個比喻,短短三十個字的篇幅,形象地勾畫出兩人高傲自負的神態,既符合歷史上文學大家的身份,又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作者用純客觀的態度寫來,筆調輕松幽默,語言精練雋永,耐人咀嚼。
《語林》作為敘事文學作品,是有一定的藝術成就的。比如上面分析的三個故事,人物對話比較精采,注意到了人物性格刻畫,語言樸素純凈等。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它誕生在我國古典小說的草創時期,藝術上還很不成熟,比如,情節比較簡單,基本是一事一篇。文辭簡潔,卻也有文不成篇的缺陷。
上一篇:《語林》簡介|鑒賞
下一篇:《說呼全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