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老驥伏櫪
典源出處 曹操 《步出夏門行》詩:“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釋義用法 良馬雖然老了,伏在馬槽上,但仍想著遠行千里。詩人以此起興,表達了志士雖到暮年,壯心卻不止息的豪情。后以此典表現有志之人雖然年老,但豪情壯志仍在。
用典形式
【老驥】 宋·黃庭堅:“老驥心雖在,白鷗盟已寒?!?br>
【伏櫪】 南朝宋·鮑照:“不謂乘軒意,伏櫪還至今?!彼?·蘇軾:“我衰正伏櫪,垂耳氣不振。”清·蒲松齡:“狂情不為聞雞舞,壯志全因伏櫪消。”
【櫪驥】 宋·陸游:“櫪驥雖存千里志,云鵬已息九天風。”
【萬里心】 元·郝經:“垂頭自惜千金骨,伏櫪仍存萬里心?!?br>
【千里心】 清·吳元龍:“伏櫪雖虛千里心, 脫鞿翻適長林性。”
【千里志】 宋·蘇軾:“病馬已無千里志,騷人長負一秋悲?!鼻?·王鵬運:“空闊已無千里志,馳驅枉抱百年心?!?br>
【伏櫪駒】 唐·李白:“騄驥本天馬,素非伏櫪駒。”
【壯心休】 宋 ·陳與義:“依然還故櫪,寂寞壯心休?!?br>
【驥伏櫪】 宋·陸游:“壯心空似驥伏櫪,病骨敢懷狐首丘?!?br>
【心如老驥】 宋·陸游:“心如老驥長千里,身似春蠶已再眠?!?br>
【未甘伏櫪】 宋·劉騭:“驥老未甘秋伏櫪,劍閑猶覺夜沖星?!?br>
【老馬伏櫪】 唐·王昌齡:“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彼巍り悗煹溃骸袄像R甘伏櫪,游魂還故鄉。”
【老驥伏櫪】 宋·蘇轍:“長鯨渴水求人海,老驥伏櫪思就車?!彼?·陸游:“老驥嘶鳴常伏櫪,寒龜藏縮正支床。”
【伏櫪心長】 元·燕公楠:“謾伏櫪心長,銜圖志短,歲晏欲誰與?”
【棧邊老驥】 宋·陸游:“棧邊老驥心空在,爨下殘桐尾半焦。”
【烈士暮年】 宋·蘇軾:“烈士嘆暮年,老驥悲伏櫪?!?br>
【老驥思千里】 唐·杜甫:“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
【高材難伏櫪】 明 ·湯顯祖:“高材難伏櫪,薄別且從船。”
【驥老心未窮】 南朝梁 ·沈約:“驥老心未窮,酬恩豈終畢。”
上一篇:詩詞典故《老馬識途》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老龍聽經》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