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嘴李翠蓮記》簡介|鑒賞
元代小說家話本。見洪楩編《清平山堂話本》卷二, 《寶文堂書目》亦著錄,題作《快嘴李翠蓮》。
故事敘:東京城內的李員外之女翠蓮,經人介紹與張狼結成良緣。但她心直口快, “凡向人前,說成篇, 道成溜, 問一答十,問十道百”,為封建衛道者所不容。嫁至夫家時,仍然“多嘴”、 “快舌”,不改秉性,得罪了丈夫和公婆全家。新婚僅三天,就被他們“休掉”。她得不到家人的諒解,出走明音寺為尼。
小說通過李翠蓮在出嫁前夕到婚后三日期間的表現和遭遇,表現了青年女性在對待封建勢力斗爭中的勇敢和頑強精神。它擷取了一個獨特的角度——“快嘴”,著重描繪了李翠蓮的伶牙俐齒來揭示這一主題。因為在封建衛道者的眼里,女性只是生兒育女的工具。在待人處世方面,他們把柔順和沉默作為規范女子言行的準則, “快嘴”、“多舌”的李翠蓮,違犯了所謂的“七出之條”,處處受到人們的非難和憎惡。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封建制度的這種罪惡,并通過李翠蓮之口,對此提出了強烈的抗議,具有鮮明的反封建思想。
作品精心塑造的李翠蓮,是一個光彩照人的青年女性形象。她機智敏銳,才華橫溢,尤其是口才伶俐,能言善辯,出口成章,智識卓具。請看,她在得知夫家要寫休書時的一段話: “公休怒、婆休怨,伯伯、姆姆都休勸。丈夫不必苦留戀,大家各自尋方便??鞂⒓埬凸P硯,寫了休書隨我便。不曾毆公婆,不曾罵親眷,不曾欺丈夫,不曾打良善,不曾走東家,不曾西鄰串,不曾偷人財,不曾被人騙,不曾說張三,不與李四亂,不盜不妒與不淫,身無惡疾能書算,親操井臼與皰廚,紡織桑麻拈針線。今朝隨你寫休書,搬去妝奩莫要怨。手印縫中七個字: ‘永不相逢不見面’。恩愛絕,情意斷,多寫幾個弘誓愿。鬼門關上若相逢,別轉了臉兒不廝見!”說的是多么理直氣壯。和其它宋元話本中的璩秀秀、周勝仙、劉素香、李鶯鶯一起,組成了反封建思想的青年女性群像。
擅長于組織高潮,是小說的成功之處。作者將李翠蓮與封建勢力的斗爭,選擇在她“出嫁前后”的這一時期,使作品一開始就在人們的心理上掀起了高潮。李翠蓮自始至終處于矛盾的中心地位,在和娘家、婆家、媒婆以及社會上的各種人物接觸中,正是她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但因她“快嘴”、 “多舌”,容易惹事生非。如何處理好和各種人物的關系,能否見容于公婆及新的生活環境,自然也成了人們注意的焦點。從故事情節的發展來說,作者捕捉到的這個“契機”,可以調動聽眾的全部審美機制,先造成一個強烈的“懸念”,使有聲有色的故事更為波瀾起伏。李翠蓮到婆家以后,和傳統的封建思想發生了尖銳的沖突。這是故事發展的最高潮。新、舊兩種思想的“撞擊”至此完全白刃化,李翠蓮的鮮明性格也在這種沖突中得到了集中的刻劃。一個在幾天前還對生活滿懷希望的新嫁娘,一下子被拋到了冰冷的地窖,在急劇的突變中,各種身份的人物也作了充分的表演。故事也在這個婚姻悲劇中戛然而止,留下了值得回味的余地。
小說“入話”有一句話:“單取人前一笑聲”,指的是李李翠蓮“快嘴”的效果。但在實際上,也表明了“說話”藝人創作這篇話本的目的。由于他們片面地追求演出效果,在對李翠蓮“快嘴”的描寫上,作了不適當的夸張,甚至有失分寸,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篇小說在思想和藝術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上一篇:《錄異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快士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