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女俠》
【本書體例】
沙陸墟著。21回,18萬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版。
羅塵俠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俠女。在二十年代的閩北很有名氣,人稱小飛燕。自從她爺爺和父親去世后,江湖上若出了什么難事,人們總是忘不了找她。
長蕩湖漁民的領袖潘八哥造反被官府捉住關在了溧陽城。為救潘八哥,武林同道找上了羅塵俠。小飛燕與另一位俠女魏鐵英一起,巧設白鴿計,又喬裝改扮,混入大牢,將潘八哥救出,放其歸湖。從此潘八哥招兵買船,屯兵長蕩。而女俠則去八閩之地投奔姑母。
一路上,女俠小飛燕大展身手,分水關打死雙虎,大帝廟制住歹徒,救下被軍閥強搶的民女,懲辦棄子殺妻的惡徒。待到她尋到姑父姑母之際,已是名揚閩北,人人稱頌的“小天神”了。原想在姑母家安生,可是又遇天王寺兩惡僧為非作歹,殘害鄉里,一身俠骨的小飛燕怎能不管?她假扮掛單的小民姑,與前來尋她的魏鐵英一道,利用容貌引惡僧上勾,然后憑著一身武藝誅殺了惡僧,奏凱而還。一個個的俠義行為鍛煉了小飛燕的筋骨膽識,而秀美奇絕的武夷山水又開闊了女俠的胸襟。暢游武夷九曲三十六峰之后,羅塵俠決定北上尋找大表哥劉葆彝。劉葆彝是國立北京工業大學的學生。正值段祺瑞政府與洋人簽定了不平等條約,劉葆彝和其同學一起參加了轟轟烈烈的一二八游行,卻不幸被軍閥的槍彈擊中。為救護與表哥同去的師大學生趙敏茜,羅塵俠在京城又展英姿,設計將趙敏茜救出了北京。她自己也回到長蕩湖潘八哥的隊伍中,決定帶著造反的漁民,投奔廣東孫中山先生。
本書可稱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傳奇小說。作者沙陸墟曾在閩北地區生活了八年之久,所以書中描繪了大量的閩北綺麗的風光、名勝古跡和風土人情,甚至不僅僅是閩北,還有蘇、皖、贛等地。這些山水名勝和社會風貌,隨著女俠小飛燕的一路行來,便象一幅錦繡畫卷一般在讀者眼前徐徐展開。令人在贊嘆俠女英姿的同時,也陶醉于山水秀色。
作者是如此熟悉他所描寫的那些勝地,不僅仔細地描繪每處的特色,而且記錄下詳實的地點。對文物古跡,更是了如指掌,將其出處經歷娓娓道來,讀者不服是不行的。比如說他提到深水縣東北五十里處的天王寺,就確切的告訴我們,天王寺實際供的不是天王。由于寺的山門上題著“四大名剎”四個擘窠大字,是出于大書法家張旭的手筆。其中“四大”是指“四大皆空”之意,可是被眾人誤以為是四大天王之意,于是這里就叫起了天王寺。象這樣的來歷還有許多,如九華山的肉身寶殿、武夷山的武夷精舍等。
風土人情亦是作者所熟知的。我們有幸在書中讀到閩南結婚的風俗描寫:演傀儡戲,搭臺子演大戲,規模宏大的嫁妝大游展:有全副圓作——馬桶、粉桶、飯桶、長桶、拗桶、大小腳盆;還有全副方作——櫥柜、箱籠、桌、椅、榻、幾……真是了不得,開了眼界。
更為引人入勝的,是作者對于流傳在秀麗的八閩地區的神話傳說和動人故事的大量記載,簡直令人遐思翩翩,不僅入境,而且入情。例如建甌歸宗巖的來歷。傳說世上最美的就是武夷山的一百座山峰,這一百座山峰原是天上仙人的,座座稀奇古怪又秀麗非凡。仙人每夜點燃一百炷清香,每峰一炷。有時與仙侶對弈,就揀兩個峰坐坐,所以日久就讓山峰也得了仙氣。有一次,仙人點完香收拾香梗,正準備駕起五彩云飛回三十三天去,忽然發現少了一根香梗,云端里點一點,最美的一座峰不見了,原來它飛到建甌,就是現在的歸宗巖。象這樣的小故事,還有許多。如南蛇洞中白蛇的妹妹白凈貞、臥龍潭上計旌陽劈死惡龍,還有玉女峰和大王峰相愛,鐵板障非要鐵青著臉擠在二人之間監視他們……
其中最引人入勝的章節,是羅塵俠與姑父結伴游武夷山的情節,武夷山以九曲溪和三十六峰聞名天下,人稱“三三秀水肖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明徐霞客曾描繪暮時的武夷是“遠近峰巒、青紫萬狀”。作者為寫武夷,充分運用了自己豐富的地理知識和淵博的文史知識,將筆下的武夷山描繪的是出神入畫。作者寫羅塵俠、劉德二人乘筏順曲水而下,真是一步一景。
一路寫來,婉約多姿,逸興遄飛,不啻是一段絕美的游記。這可以說是全書的精華,也是作者寫此書的心意所在。閩北的山水、閩北的風情、閩北的傳奇故事,風格就如同這奇異絕美的武夷山一樣令人難忘,值得大書特書。作者將武夷的游記也算在傳奇之書中,可見作者是把山水把風情把人物看作一個整體。此處山水如何不出奇人奇事?武夷女俠獨特的氣質性格,又如何不是得之于山水之間?奇山秀水,奇人奇事,令讀者大飽眼福。不僅主人公以山水之中獨得靈氣,也令觀書之人心神向往。可見山水之妙,妙在與人相通也。古來俠士好隱于山水,得于山水,眾多的俗人也樂于忘懷于山水,實在不無道理。
上一篇:《歡樂英雄》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武當一劍》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