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丁母憂,服闋,尚書令沈約命駕造焉,于坐策顯經史十事,顯對其九。約曰:“老夫昏忘,不可受策;雖然,聊試數事,不可至十也。”顯問其五,約對其二。陸倕聞之嘆曰:“劉郎可謂差人,雖吾家平原詣張壯武,王粲謁伯喈,必無此對。” ○《梁書·劉顯傳》
[述要] 梁天監年間,劉顯為母親服喪完后,尚書令沈約乘車去拜訪他。談話中,沈就經史方面向劉考問了十件事,劉答出九題。沈說:“我年老易忘,恐怕不能經受答問了,盡管如此,也不妨試幾下,但請不要問足十個問題。”于是劉問了五題,沈僅答對二題。陸倕聽后,感嘆說:“劉顯真可稱為奇人,即使我本家陸機(世稱陸平原)拜訪張華(封壯武郡公)、王粲拜見蔡邕(字伯喈),也一定沒有這樣好的應對。”
[事主檔案] 劉顯(481—543) 南朝梁詩人。字嗣芳。沛國相縣(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仕梁初為中軍臨川王行參軍,歷任尚書儀曹郎、步兵校尉、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出為尋陽太守,除邵陵王平西府咨議參軍,加戎昭將軍。《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存其詩一首。
沈約(441—513) 南朝梁文學家。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鎮)人。仕宋、齊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為尚書仆射,封建昌縣侯,后官至尚書令,卒謚隱。與周颙等創“四聲八病”之說,要求作詩區別、調和四聲,避免八病,對古體詩向律詩的轉變起了重要作用。其詩重藻飾,也有一些較為清新。因與謝脁、王融諸人之作,皆注重聲律,時號“永明體”。曾據何承天、徐爰諸家的宋史舊本,稍加更益,撰成《宋書》。又有《四聲譜》、《齊紀》、《沈約集》等,已佚。明人輯有《沈隱侯集》。
上一篇:《十字千古 費密 王士禛》
下一篇:《千里莼羹 陸機 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