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費此度密《朝天峽》詩云:“一過朝天峽,巴山斷入秦。大江流漢水,孤艇接殘春。暮色愁過客,風光惑榜人。明年在何處?杯酒慰艱辛!”阮亭先生偶于友人幾上見詩一卷,取視之,讀至“大江”一聯,擊節嘆賞,詢之,乃此度作也。賦詩贈之云:“成都跛道士,萬里下峨岷。虎口身曾拔,蠶叢句有神。‘大江流漢水,孤艇接殘春。’十字須千古,何為失此人。”遂與定交。 ○清·顧嗣立《寒廳詩話》 事亦見清·王士禛《漁洋詩話》卷上。
[述要] 成都人費密(字此度)所作《朝天峽》詩云:“一過朝天峽,巴山斷入秦。大江流漢水,孤艇接殘春。暮色愁過客,風光惑榜人。明年在何處?杯酒慰艱辛!”一天,王士禛(號阮亭)偶然在友人的幾案上看到詩作一卷,便隨手取來翻閱,當讀到《朝天峽》詩中“大江”一聯時,禁不住擊節嘆賞,經詢問,始知詩為費所作。于是,王賦詩贈費云:“成都跛道士,萬里下峨岷。虎口身曾拔,蠶叢句有神。‘大江流漢水,孤艇接殘春’。十字須千古,何為失此人。”王因此與費結為文友。
[事主檔案] 費密(1623—1699) 明清之際學者。字此度,號燕峰。新繁(今四川新都)人。曾組織地主武裝對抗張獻忠的農民起義,失敗后流寓泰州(今屬江蘇),著書終身。主張“道”要能“致用”,反對空談道德性命的理學。對宋儒根據韓愈而來的“道統”說進行抨擊,論證漢唐諸儒在學術上的貢獻超過宋儒。著作有《中傳正紀》、《弘道書》、《燕峰集》等。
上一篇:《匿名聽講 服虔 崔烈》
下一篇:《十對其九 劉顯 沈約 陸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