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佛教·輪回
佛教基本觀念之一。眾生各依善惡業因,流輪轉回于生死之間,有如車輪旋轉,故稱輪回。流轉輪回是對因果報應的一種譬喻。因果報應是佛教的發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從索解的疑問,儒教往往歸之天命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而佛教則將宇宙萬有包括人生納入一因果關系鏈中,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而善因得善報,惡因得惡報,這就是因果報應,簡稱 “果報”。前世的善 (惡) 因種下現世的善(惡) 果; 現世的善 (惡) 因,則種下來世的善 (惡) 果,所謂“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佛家把人生死往來的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等 “三界”: 欲界,有淫欲與食欲; 色界,在欲界之上,已無淫食二欲,但還有物質障礙;無色界,在色界之上,此界已無一切物質。又有 “六道” 之說,即所謂天道、人道、阿修羅道(指有 “天福” 而無 “天德” 者)、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前三道又叫 “三善道”,后三道又叫“三惡道”。一切有情眾生,在未獲得解脫前,都依照因果報應的規律,在 “三界”、“六道” 之間流轉輪回,永無終極。只有皈依佛門,才能超脫生死輪回,達到涅槃境界。
上一篇:史學·體裁·起居注
下一篇:宗教學·道教·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