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律·趁韻
言作詩時,不顧內容和意脈,只是就韻成句。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六:“權龍褒景龍中,為左武衛將軍,好賦詩,而不知聲律。……嘗吟《夏日詩》:‘嚴霜白皓皓,明月赤團團。’或曰:‘豈是夏景?’答曰:‘趁韻而已。’……太子援筆譏之:‘龍褒才子,秦州人氏。明月晝耀,嚴霜夏起。如此詩章,趁韻而已。’”清沈德潛《說詩晬語》下:“以韻為主,而以意相從,中有欲言,不能通達矣。近代專以此見長,名曰和韻,實則趁韻。”清梁章鉅《退庵隨筆》認為“其法亦起于《三百篇》”,并列舉了“中谷”、“中逵”、“家室”、“裳衣”、“瑟琴”、“鼓鐘”、“孫子”、“女士”之類后說:“亦大抵趁韻之故,遂開后人法門耳。”又以詞語倒用為趁韻。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風流派·謝體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越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