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踏莎行》唐宋詞匯評賞析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 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游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匯評】
沈際飛評《草堂詩余正集》:結句深深妙,著不得實字。
沈謙《填詞雜說》:“夕陽如有意,偏傍小窗明。”不若晏同叔“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更自神到。
李調元《雨村詞話》卷二:晏殊《珠玉詞》極流麗,能以翻用成語見長。如“垂楊只解惹春風,何曾系得行人住”,又:“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等句是也。翻覆用之,各盡其致。
張惠言《詞選》:此詞亦有所興,其歐公《蝶戀花》之流乎!
譚獻《復堂詞話》:刺詞。
黃蘇《蓼園詞選》:沈際飛曰:景物不殊,運掉能奇離夭矯。 又曰:結句深深妙,著不得實字。按此篇仍前章之意,托興既同,而結構各異。首三句言花稀而葉盛,喻君子少而小人多也。“高臺”指帝閽。“東風”二句,小人如楊花之輕薄,易動搖君心也。“翠葉”兩句,喻君子多阻隔。“爐香”句,喻己心之郁紆也。 “斜陽卻照深深院”,言不明之日難照此淵衷也,臣心與閨意雙關,寫去細思,自得之耳。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或有白氏諷諫之意。楊花亂撲,喻讒人之高張;燕隔鶯藏,喻堂簾之遠隔,宜結句之日暮興嗟也。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通體寫景,但于景中見情。上片寫出游時郊外之景,下片寫歸來后院落之景。心緒不寧,故出入都無興致。起句,寫郊景紅稀綠遍,已是春事闌珊光景。“春風”句,似怨似嘲,將物做人看,最空靈有味。“翠葉”三句,寫院落之寂寞。“爐香”句,寫物態細極靜極。“一場”兩句,寫到酒醒以后景象,渾似夢寐,妙不著實字,而閑愁可思。
上一篇:《晏殊·踏莎行》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歐陽修·踏莎行》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