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公張說,奸佞人也。前為并州刺史,諂事特進王毛仲,餉致金寶不可勝數。后毛仲巡邊,會說于天雄軍,大設酒。酒酣恩敕忽降,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說謝訖,便把毛仲手起舞,嗅其靴鼻。 ○唐·張
《朝野僉載》卷五
[述要] 燕國公張說,是個善于拍馬奉承的小人。他原是并州刺史,諂媚宦官王毛仲,贈送財寶不可勝數。后來王巡視邊防,在天雄軍與張見面,張大擺宴席,忽然詔命降下,授張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張謝恩后,就拉著王的手起舞,用鼻子嗅王的靴尖。
[按語] 張說為檢校并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天兵軍大使,而非并州刺史、天雄軍節度使。見新、舊唐書本傳。《資治通鑒》卷二一二,司馬光于《考異》中否定此說,是。
[事主檔案] 張說(667—731) 唐大臣。字道濟,一字說之。洛陽(今屬河南)人。武則天時,授太子校書。中宗時,任黃門侍郎等職。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玄宗時,任中書令,封燕國公。曾任朔方節度使,建議招募壯士以充宿衛。擅長文辭,與許國公蘇颋并稱為“燕許大手筆”。亦能詩,貶在岳陽時的作品尤工。有《張燕公集》。
上一篇:《唐時酒價 趙恒 丁謂》
下一篇:《土皮水骨 蘇軾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