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忠獻
【出典】 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卷一《丞相魏國韓忠獻王》:“韓琦,魏國忠獻王。字稚圭,相州人。中進士第二人,事仁宗、英宗、神宗,官至丞相,配享英宗廟庭?!薄叭首诖呵锔撸^嗣未立,天下以為憂。雖或有言者,而大臣莫敢為議首。公數乘間伏奏,乞選立太子。……仁宗感悟,始以英宗判宗正寺?!薄?英宗)治平三年……公奏曰:‘陛下久不視朝,中外憂懼,宜早建太子,以安眾心?!项h之。公請上親筆指揮。上乃批曰:‘立太王為皇太子。’……由是國本定矣?!薄端问贰肪砣欢俄n琦傳》:琦卒,“帝(神宗)發哀苑中,哭之慟,……篆其碑曰‘兩朝顧命定策元勛?!?/p>
【釋義】 韓琦為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時名臣,出將入相,功勛卓著,又參與了宋英宗、宋神宗嗣立。卒謚“忠獻”,被贊為“兩朝顧命定策元勛。”
【例句】 千載傳忠獻,兩定策、紀元勛。(辛棄疾《六州歌頭》[西湖萬頃]1909)這里“忠獻兩定策”指韓琦為宋朝建立的功勛。此詞是寫給當時權臣韓侘胄的,侘胄爲韓琦后代,故用韓琦之典贊美侘胄,言其也當大有功于宋。
上一篇:宋詞典故《志在神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拯民水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