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嘗舉“坡”字問荊公何義,公曰:“坡者,土之皮。”東坡曰:“然則滑者,水之骨乎?”荊公默然。……公又問曰:“‘鳩’字從‘九’從‘鳥’,亦有證據乎?”坡云:“《詩》曰:‘鸤鳩在桑,其子七兮?!蜖敽湍锴∈蔷艂€。”荊公欣然而聽。久之始悟其謔也。 ○明·王世貞《蘇長公外紀·調謔編》 事亦見宋·曾慥《高齋漫錄》。
[述要] 蘇軾(號東坡居士)曾問王安石(封荊國公)“坡”的字義。王回答:“坡就是土的皮?!碧K聽了反問一句:“那么‘滑’字就是水的骨不成?”王默然不語。王接著問:“‘鳩’字從‘九’從‘鳥’,也有證據嗎?”蘇答:“《詩經·曹風·鸤鳩》云:‘鸤鳩在桑,其子七兮?!咦蛹訝?、娘,恰好是九個。”王很有興趣地聽著,很久才知道這是講笑話。
[按語] 王安石論字,笑料頗多。如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二十云:“王荊公喜說字??驮唬骸宰趾我詮奈??’荊公以西在方域主殺伐,累言數百不休。或曰:‘霸從雨不從西也。’荊公隨輒曰:‘如時雨之化耳?!鋵W務鑿,無定論類此?!庇滞瑫砣疲骸巴跚G公喜字說,至以成俗。劉貢父戲之曰:‘三鹿為麤(粗),鹿不如牛;三牛為犇(奔),牛不如鹿,謂宜三牛為“粗”,三鹿為“奔”。若難于遽改,欲令各權發遣?!G公方解縱繩墨,不次用人,往往自小官暴居要地,以資淺皆予‘權發遣’,故并謔之。”
上一篇:《嗅靴鼻 張說》
下一篇:《聲似高達夫 葉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