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元詩紀事》新詩鑒賞
四十五卷,近人陳衍撰。衍見《近代詩鈔》。
元代戲劇散曲空前發展,作為正統文學形式的詩歌則遠不如唐、宋詩那樣輝煌,但也有其特色。清代顧嗣立之《元詩選》為讀者全面了解元詩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陳氏認為顧氏之書使得元詩家數,大體已備,但作為“專采一代有本事之詩”的“詩紀事之體”,仍有它存在的價值。因為它是“詩史”,“國可亡,史不可亡,即詩不可亡,有事之詩,尤不可亡”(見《遼金元詩紀事總敘》)。因此,他編纂了這部《元詩紀事》。
此書收錄元代作者八百余人,征引書籍達四百種,所取之詩皆有“事”可紀,或有本事,或有品藻評論,而且廣泛地涉及元代歷史、典章制度、風俗習慣、傳聞異事等,頗能起到知人論世之用。
卷八趙孟頫條中錄其《譏留夢炎詩》,并附趙氏《行狀》,言此詩乃奉元帝之命而作,譏其身為宋狀元,而不敢向宋朝皇帝進諫和斥奸臣賈似道。從中可見元統治者對降元宋臣的鄙視。卷十三錄許有壬《上京十詠》,其有詠《馬酒》(馬奶酒)《糝面》(蕎面)《沙菌》(蘑菇),可見當時北京食俗受到蒙古風俗的影響。卷二十七顧瑛條錄入幾首在玉山堂所寫的詩。顧氏為江南富豪,其亭館在昆山。園池聲伎,金石文玩之盛甲于天下,這就是名傳天下的玉山草堂。他在這里接待詩人才士、詩酒流連,寫下許多詩歌。后輯為《玉山名勝集》,這些作品詩風較接近,風流靡曼,對入明后吳中詩風都有影響。
此書所錄有關的詩和詩事,有助于了解當時吳中士大夫的生活和創作情況。入選詩人均有小傳,傳后或附有評論和軼事,亦取之于他書。卷一至卷二為帝王宗室;卷三至卷二十七為元士大夫作者;卷二十八為元末參與割據戰爭的詩作者;卷二十九為寇賊;卷三十為金遺老;卷三十一為宋遺老;卷三十二為時代不可考者;卷三十三為道流;卷三十四為釋子;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九為“宮掖”“閨閣”“女冠”“尼”“妓女”;卷四十為藩屬;卷四十一為無名子;卷四十二為乩;卷四十三為仙神鬼怪;卷四十四為夢;卷四十五為歌頌銘謠讖謎雜語。
此書缺點是:一、體例陳舊。陳衍編此書已入民國,但在編法上沒有改進。二、疏漏。此書用《元詩選》材料很少,方志也采掇不多。一些集部如范、揭傒斯集中有事之詩也未全采入。亨
本書初結集時僅二十四卷,有“石遺室”刻本,后重新編定為四十五卷,由商務印書館排印出版。今人李夢生又以“商務本”為底本加以校勘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排印出版。后附人名索引。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清詩鐸》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明詩紀事》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