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觀于周廟
【題解】
本則選自《韓詩外傳》卷三。
孔子觀于周廟(1),有欹器焉(2)。孔子問于守廟者曰:“此謂何器也?”對曰:“此蓋為宥座之器(3)。”孔子曰:“聞宥座器滿則覆,虛則欹,中則正,有之乎?”對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嗚呼!惡有滿而不覆者哉(4)!”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5)?”孔子曰:“持滿之道,抑而損之(6)。”子路曰:“損之有道乎?”孔子曰:“德行寬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廣大者,守之以儉;祿位尊盛者,守之以卑;人眾兵強者,守之以畏;聰明睿智者,守之以愚;博聞強記者,守之以淺。夫是之謂抑而損之。”
【注釋】
(1)周廟:周室的宗廟。(2)欹(qī)器:古代一種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空則傾,中則正,滿則覆。人君可置于座右以為戒。(3)宥座:右座;座位的右邊。(4)惡(wū):哪里。(5)持滿:指保持滿而不覆的狀態。(6)抑而損之:指抑止減少。
【導讀】
欹器是一種奇特的容器,加滿水就翻,空著就傾斜,放一半就正,正好可以提醒我們不能自滿,也不能一無所有,而是要恰到好處。這也正是孔子經常講的中庸的原則:過猶不及。古人常把這樣一個奇特的容器放在自己座位的右邊,時時提醒自己。“滿招損,謙受益。”過于自滿,自以為是,就不易聽進諫言。因而要時時提醒保持一顆恭謹慎重的心。擁有名利地位人皆歡喜,殊不知,身居高位、名聲顯赫,此亦未必是福。古語有云:“福兮禍所伏”,當福來臨時,禍患可能也隱藏在其中了。因為任何事物若過分突顯、暴露或張揚,便易招來妒忌、誹謗、陷害等不祥之事,禍患也常起于此。要想不傾覆,只有抑而損之,只有守恭守儉守卑守畏守愚守淺,謙虛謹慎,韜光養晦,才能厚積薄發;謙抑自省,才是真正保持滿而不覆的道理啊!
上一篇:君子有主善之心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孫叔敖遇狐丘丈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