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叔敖遇狐丘丈人
【題解】
本則選自《韓詩外傳》卷七。
孫叔敖遇狐丘丈人(1)。狐丘丈人曰:“仆聞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孫叔敖蹴然易容曰(2):“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問何謂三利?何謂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歸之(3)。此之謂也。”孫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4);吾祿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堯舜其猶病諸(5)。”
【注釋】
(1)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名臣。丈人:老人。(2)蹴(cù)然:局促不安的樣子。(3)歸:匯集、匯聚。(4)小:細心。(5)病:難。此句意謂堯舜也以此為難,做不到。
【導讀】
人常常會不自覺地趨利避患,但是如果不好好地認清這個“利”,它就有可能轉化為患。荀子說:“見其可欲也,則必前后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后慮其可害也者。而兼權之,孰計之,然后定其欲惡取舍,如是則常不失陷矣。”(《荀子·不茍篇》)狐丘丈人也是看到了事情的正反兩面,以告孫叔敖。孫叔敖的應對之策,表現了他非同一般的智慧,也可以讓我們理解當時賢人謙抑自律的處世之道。
【思考】
1.生活中有“宥座之器”嗎?請舉一例說明。
2.現代社會中似乎已經將“爵高”、“官大”、“祿厚”作為一種體現自身價值的追求,拋開這種追求是否合理不說,你從孫叔敖“爵益高志益下,官益大心益小,祿益厚施益博”的回答中能得到哪些啟示?
上一篇:孔子觀于周廟
下一篇:蔡元培《華工學校講義》自由與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