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論·黃庭堅
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調葉縣尉。熙寧初,教授北京國子監。蘇軾見其詩文,以為“超軼絕塵,獨立萬物之表,世久無此作”。由是聲名始震。知太和縣,哲宗繼位,召為校書郎。累官起居舍人、國史編修官。紹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旋貶涪州別駕,移戎州?;兆诶^位后曾一度起復,但很快又被貶到遠在廣西的宜州。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學蘇軾門下,天下稱為四學士,以黃居首。善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最以詩得盛名,是北宋江西派的創始者,是宋代詩歌史上一位開宗立派,影響深遠的大家,尤為晚清“同光體”派詩人所重。生前即以詩與蘇軾齊名,稱“蘇黃”作詩取法杜甫,認為“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影響很大,幾為江西詩派的綱領。詩作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語言生新瘦硬、音節拗峭奇兀,句意跳脫曲折,但因其詩中用典多而僻,錢鐘書先生曾以他自己的詩句“隔簾聽琵琶”來批評他詩歌的費解。他的詞也寫得好,得以和秦觀被時人并稱為“當代詞手”。存詞一百八十余首,集為《山谷琴趣外篇》,詩集有《山谷集》。生平事跡見于《宋史》。
上一篇:建筑技藝·魯班經
下一篇:歷代先哲、學術流派·黃道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