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貴州返歸上海,友人來訪,言談之中聊及那一片遙遠的鄉土,不免講到名揚四海的茅臺酒。在詛咒過假茅臺之后,總要對真正的茅臺酒嘖嘖稱奇。興味濃郁的人,忍不住還要打聽,同是白酒,何以偏遠的貴州出產的茅臺酒,如此地香醇幽雅,回味悠長?這里頭究竟有何蹊蹺?
聊及茅臺酒,稍熟悉內情的人定會講起貴州黔北那一片雨霧朦朧的山野土地,講起被當地無數鄉民們自豪地稱作“淌酒的河”的赤水,講起產酒地仁懷縣古老的歷史,講起茅臺鎮所在的那一片峽谷奇特的地形與植被、氣候條件,這一切當然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的。但是……殊不知國內外一些人,為茅臺酒的巨大聲譽所惑,用了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氣候的、地質的等等十幾種最先進的現代化科研手段,對茅臺酒及茅臺地區的水文、地理、植物、氣象甚至空氣,進行了全面的研究,試圖破譯釀造茅臺酒的謎,并進行仿造。更有一些人,還把茅臺酒廠退了休的老酒師高薪聘了去,為啥仍然釀造不出茅臺酒呢?
這就使得茅臺酒在珍貴之外,又多出了一個“神奇”的名聲。
且看看茅臺酒的神奇引得多少人為它著迷吧。
五十年代赴貴州考察勘探的蘇聯地質學家費多爾丘克,一九五九年奉命回國時,帶回去一箱十二瓶茅臺酒。分贈久別的親朋好友之后,剩下兩瓶珍藏了十五年而舍不得喝。一九七四年,他榮獲蘇聯科學院院士,才將一瓶茅臺酒打開請前來祝賀的友人們品嘗。另一瓶茅臺,費多爾丘克從一九七五年起,一年喝一次,連續喝了多年才將酒喝完。
英國前首相希思和南斯拉夫前總統鐵托,不但甚為贊賞茅臺酒,還把收藏古樸典雅、形象各異的茅臺酒瓶子,視作業余生活中的一件幸事。
一九七一年二月,中美聯合公報在上海簽署。尼克松總統一行在中國期間,自然品嘗了被譽為國酒的茅臺。在他后來寫下的回憶錄中記著:“在國宴上,周總理和我彼此不用在這種場合的傳統飲料香檳,而是用茅臺來祝酒。茅臺是一種濃度很高的米酒,有人曾幽默地說過,如果一個人喝了過多的茅臺酒后,點起一支煙就會叫他爆炸。周當場用一根火柴點著了一杯茅臺來證明這種酒的易燃性。酒立即就在火焰中燒光了。”
尼克松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周(恩來)告訴我,在長征的特殊場合,他一天之內曾喝過二十五杯酒……。”
其實,一天之內喝二十五杯茅臺酒,對周總理來說,算不得什么奇聞。在歡迎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首次來華訪問的宴會上,對烈酒并不怯場的田中和周總理頻頻舉杯,據第二天的《參考消息》報道,在連干數杯后,田中已臉色微紅地倚坐在沙發上,以至不得不把定于當天的談判改在第二天舉行。而當田中看到周總理仍然神采奕奕、精神抖擻地談笑風生時,不由發出由衷地贊嘆:“周總理,你真能喝啊!”
田中角榮哪里知道我們周總理的酒量呢。五十年代,在歡迎中國人民志愿軍勝利歸來的慶祝宴會上,周總理喝了三十七杯茅臺酒,照樣輕捷自如地和將士們交談。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兩國人民曾進行了廣泛親密的友好交往活動。其間,也引出了不少有關茅臺酒的佳話。
那是一九六四年金秋十月里的一天,周總理和鄧大姐在中南海西華廳家里宴請日本著名乒乓球運動員松崎君代,同時邀請了男乒運動員狄村伊智朗和有“民間大使”之稱的西園寺公一夫婦、長谷川喜代太郎等人。
午餐后,周總理取出了兩瓶茅臺酒送給松崎。總理對她道:“聽說你是四國島上貧苦人家出身,你父親在當地制酒行業干了好幾十年,你回國后,一定要替我向他問個好,并請他嘗嘗我們中國的第一名酒。這種酒度數要比日本酒高一些,但不傷人,味道也是蠻不錯的。”
松崎君代這位曾在國際乒壇上叱咤風云、威名赫赫的女將,此時此刻受到如此厚遇,感動得泣不成聲。她啜泣著道:“我一輩子忘不了中國人民的好總理,忘不了中國給我的榮譽和恩情。”
有“智多星”美稱的狄村機智地換了一個話題,來改變會客室內的氣氛。他截住話頭道:“總理,可能您還記得,二十六屆錦標賽結束時,作為紀念,您曾送我一瓶茅臺酒。我帶回日本后,一直把它視為家寶,放在書架上,舍不得喝。一般親朋來訪,就只告訴他們這是中國總理送的禮品,不準亂摸亂動。個別知心朋友來訪,才忍痛讓他們嘗上一口。一次,幾個人爭著要喝,一不留神把酒瓶摔破了,半瓶多酒正好灑在我心愛的球拍上,我為此傷心了好幾天。此后我又多次參加了國內外重大比賽,每當我在賽中處于劣勢,眼看就要敗陣時,我都要稍停片刻,使勁地用鼻子聞聞我殘留在球拍上的茅臺酒香味。說來也怪,這種時候我就會回憶起您的音容笑貌,就像聽到您就在我身邊高聲呼叫:‘狄村,頂住,狄村,加油!’于是突然之間,我就能勇氣倍增,反敗為勝。”
狄村的話,逗得一屋的人都樂了。周總理笑朗朗地道:“我可沒有那么大的神通。不過請你不要心急,我早已作了準備,等會兒給你和長谷川先生各贈一瓶茅臺酒。”
現在一些回憶領袖的文章,在談到毛主席的生活與飲食起居時,都要說他不善飲酒,對酒不感興趣。其實,毛主席對茅臺酒是十分關切的。五十年代,在一次會議間隙,毛主席拉著當時的貴州省委書記周林(現為中顧委委員)同志的手,操著地道的湖南口音說:
“老周,你是貴州仁懷人。你說茅臺酒究竟是用什么神水搞的?那么香,那么美。”
周林同志的故鄉仁懷,距茅臺鎮僅二十多里地。他說:“哪是什么神水?就是你長征四渡赤水的那個水搞的。”
毛主席聽了,充滿詩人浪漫想象地說:“嗬,原來有那么多的水。茅臺酒,何不搞它個一萬噸呢!……”
可以說,中國或是世界,還沒有哪一種名酒,有過如此眾多的佳話美談。那么,赤水河的水到底神不神呢?茅臺酒究竟神秘在哪里呢?如果讀者諸君尚有興趣,那就等我在下一篇短文中饒舌吧。
(1991年3月13日《文匯報》)
賞析雖然許多人一輩子都沒福享用到那馳名四海的茅臺酒,但當他們讀了這篇文章,那種感受肯定類似于親口品嘗茅臺,這篇短文本身,就如同一杯美妙芬芳的茅臺。
茅臺酒的珍貴神奇都是天下盡知的。本文正是著力于寫酒之珍貴神奇美妙以及它的名揚四海。
文章一開頭就引出正題,“何以偏遠的貴州出產的茅臺酒,如此地香醇幽雅,回味幽長?這里頭究竟有何蹊蹺?”正好發讀者之欲問,引起人們急切往下看的興趣。
第二段著力寫酒的神奇。那一片朦朧的土地,“淌酒的河”赤水河,奇特的地形、植被和當地的氣候,都是茅臺酒產生的不可或缺的條件,這是第一層神奇之所在。文章并沒有止筆,而是進一步渲染茅臺酒的神奇。“國內外一些人,為茅臺酒的巨大聲譽所惑,用了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氣候的、地質的等等十幾種最先進的現代化科研手段,對茅臺酒及茅臺地區的水文、地理、植物、氣象甚至空氣,進行了全面的研究,試圖破譯釀造茅臺酒的謎,并進行仿造。更有一些人,還把茅臺酒廠退了休的老酒師高薪聘了去,為啥仍然釀造不出茅臺酒呢?”文章如此一渲染,茅臺酒的神奇就更增添了三分。
文章從正面和反面寫了酒之神奇之后,又筆鋒一轉,轉向茅臺酒引人入迷。文章先寫外國專家和朋友對茅臺酒的珍惜,又寫茅臺酒對于促進中國人民同外國人民的友好交往所起的神奇的作用。一種酒能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就進一步映襯出茅臺之尊貴。連向來對酒不感興趣的毛澤東,也對它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最后文章作一總結,“可以說,中國或是世界,還沒有哪一種名酒,有過如此眾多的佳話美談。”高屋建瓴,對茅臺酒的神奇美妙作了最高度的評價。可以說,本文無論是正面的描寫,或是側面的烘托,還是反面的映襯,都最終歸結到了文章的主旨,那就是極寫茅臺酒之神奇,當我們讀完之后,會覺得文章這個主旨達到了。
上一篇:《三毛,孤寂的三毛——三毛的孤寂人生》原文|賞析
下一篇:《我話丈夫》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