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雷鳴瓦釜
【出典】 《文選》卷三三戰國楚·屈原《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鍾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唐·李周翰注:“黃鍾,樂器,喻禮樂之士。瓦釜,喻庸下之人。雷鳴者,驚眾也。”
【釋義】 屈原將黑暗社會中賢士受壓抑而默默無聞、小人得志而喧囂的顛倒現象比擬為黃鍾(好樂器)毀棄,瓦釜(賤陋的瓦缶)雷鳴。后因用為典實。
【例句】 倩何人與問,雷鳴瓦釜,甚黃鍾啞。(辛棄疾《水龍吟·用瓢泉韻戲陳仁和兼簡諸葛元亮,且督和詞》1931)這里化用屈原成句,意含雙關:既向諸葛元亮督和詞,謙稱自己的詞為“瓦釜”,稱對方為“黃鍾”;同時又含蓄地控訴南宋社會中小人得志而囂張、賢士受壓而沉默的現象。
上一篇:典故《雷顛不論錢》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駿馬名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