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風流派·李商隱體
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詩歌體制風格。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云:“以人而論,則有李商隱體,即西崑體也”。此為“李商隱體”名稱之出處,其中把“李商隱體”與“西崑體”混而為一不確,因李雖為宋初以楊億、劉筠為代表的西崑派所宗,但當時并無“西崑”之目,且李商隱詩亦與西崑體有別。李以政治抒情詩、詠史詩、愛情詩、寫景詠物詩為主要題材內容。所作詩感情凄婉沉綿,意境隱微幽美,工于比興,長于用典,刻畫精細,寄托遙深,富于朦朧之美和象征暗示色彩,語言綺麗,韻律鏗鏘,風格深婉含蓄,富麗精工。詩體各體皆工,尤以七律為長。李在唐詩中獨具一格,對抒情技巧的發展貢獻良多。宋楊億謂李商隱詩“以包蘊密致,演繹平暢,味無窮而炙愈出,鉆彌堅而酌不竭,使學者少窺其一斑,若滌腸而浣胃”(見葛立方《韻語陽秋》)。清朱鶴齡稱李詩“沉博絕麗”(《李義山詩集箋注序》)。翁方綱稱李詩“微婉頓挫”(《石洲詩話》卷二)。劉熙載評其詩曰“深情綿邈”(《藝概·詩概》)。張采田評其詩曰“哀感沉綿”(《李義山詩辨》)。其詩雕飾太甚和比興過于深隱而流于浮砌晦澀的弊病亦為人所譏評,如宋敖陶孫曰:“李義山如百寶流蘇,千絲鐵網,綺密瑰妍,要非適用。”(《敖器之詩評》)清方東樹謂李詩“藻飾太甚,則比興隱而不見矣”(《昭昧詹言》卷一九)。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李冶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李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