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無私
【釋義】
指做事情沒有私心。現在多指拋卻個人利益,為集體利益考慮。
【出處】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去私》:“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典故】
祁黃羊,又叫祁奚,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大夫。
有一次,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縣缺一個縣令,你看任命誰比較合適呢?”祁黃羊立即回答說:“解狐最合適。”晉平公問道:“解狐是你的仇人呀,你為何要推薦他呢?”祁黃羊說:“你問的是誰適合當縣令,而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于是,晉平公任命解狐為南陽縣的縣令。解狐也果然如祁黃羊所說,堪當大任。
不久后,晉平公又問祁黃羊:“朝中缺少一個武官,誰比較適合呢?”祁黃羊說:“祁午比較適合。”晉平公奇怪地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么舉薦自己的兒子呢?不怕別人議論嗎?”祁黃羊說:“大王您問的是誰可以勝任武官,而不是問我的兒子是不是祁午啊。”于是,晉平公任命祁午為武官。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情,對祁黃羊很是稱贊,說:“祁黃羊說得真是太好了!凡是他舉薦的人,都是適才所用,并不是對誰有偏見就不舉薦他;也不會因為避嫌而不舉薦自己的親人。像祁黃羊這般的人,才稱得上真正的‘大公無私’啊。”
上一篇:大義滅親典故故事|大義滅親釋義
下一篇:大器晚成典故故事|大器晚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