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大揭密
工作表現得不到有效的反饋;職場人際關系緊張;工作負荷過大,甚至超過個人的能力;沒有得到應該的薪水和地位;不適應企業文化氛圍;不喜歡,甚至厭惡所從事的工作。
——導致職業倦怠的職場因素
趙雅蕊,36歲,是一名從教14年的小學優秀教師。以前很少遲到的趙老師最近頻繁遲到,經常頭痛、煩躁,總覺得自己的工作缺乏創新、沒有意義。每天在學校都無精打采的,對上課、批改作業,以及參加課程討論都沒有興趣。回到家就只想爬上床美美地睡一覺。
心理學家認為,趙老師的現象屬于職業倦怠。職業倦怠者常出現頭痛、背部疼痛、免疫力下降,經常感冒,部分人會產生睡眠習慣的改變,如失眠,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和情緒穩定,導致工作沒有動力,生活沒有樂趣。
教師,尤其小學和中學教師,因為工作繁重還需要照顧學生的生活和安全,因此一般都很忙而且心理壓力大。在每天繁忙、吵鬧的校園里工作,人的精力很容易被消耗殆盡,同時為一點小事就感到煩躁、生氣。職業倦怠表現為缺乏工作激情失去活力,工作缺乏創新敷衍了事,對分配的工作消極應付不積極思考,也不會主動要求新工作,更不愿承擔工作中的責任。
職業倦怠者很難在職業中提出有創造性的意見或建議,敷衍工作,失去對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缺乏事業發展的動力,陷入職業的停滯階段,所以又稱職業枯竭。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去醫院就診,不管門診大樓還是住院部都是人滿為患。擁擠、空氣流通欠佳、對自身疾病的關注和焦慮都讓我們感覺煩躁,感覺筋疲力盡。那么,我們可以理解在同樣擁擠、吵鬧的環境下工作的醫生和護士,每天的接診導致他們體力消耗很快,注意力高度集中,神經緊繃。作為服務行業,醫護人員還得微笑對待病人和家屬,即使有不滿,也需要壓抑和克制自己。
這樣的工作環境很容易使醫護人員產生職業倦怠,對醫院環境失去新鮮感,感到厭倦。
和教師、醫生群體的工作高強度、緊張、壓力大類似,警察、心理咨詢師、媒體工作者,以及服務行業從業者都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陳阿妹是一名來自貴州的21歲打工妹,在深圳的這家電子廠上班已有兩年。每天的工作就是守在機器旁將鍍好銅的電路板翻過來,刷上一層特殊的涂料后碼好放在架子上。來到深圳兩年了卻幾乎沒出去逛過街,對老鄉的聚會也感覺沒心思沒體力參加,每天只想躺在自己的床上好好睡一覺,不看電視也不出去運動。
阿妹周末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工友去工廠生活區的最大超市,買一周必需的生活用品。她最大的遺憾就是還沒去海邊看看。
由于從事車間流水線工作,陳阿妹每天接觸的都是冷冰冰的機器,從事的都是重復性的簡單操作,缺乏變化也匱乏創新,所以很容易感到困倦而使注意力不集中。
雖然每天不用到處奔波、和人打交道,但是比銷售人員、公司文員更感到疲勞,因此很多車間工人幾乎將所有的下班時間用來睡覺。
上班流水線操作,下班吃飯睡覺,沒有聚會沒有社交,這樣的生活很容易讓工人覺得自己是個沒有價值的機器的一部分,而喪失自己存在的認同感。
一個人如果從事的職業,其工作內容簡單重復,自然會讓人產生疲勞、困乏,甚至厭惡,希望逃離或者產生改善環境的想法。
有部分管理者不喜歡評價員工的工作,他們一般不會正面表揚員工的表現,同時也不會在員工表現不佳時給予指導性的批評意見。
心理學家曾經招募了兩組志愿者,要求志愿者修改文章。等修改完畢給予其中一組志愿者以反饋,告訴他們修改得好或者不好,而另一組志愿者則沒有任何反饋。緊接著,心理學家詢問志愿者是否愿意繼續修改其他的文章。結果發現,沒有得到反饋的一組人幾乎全都選擇不再繼續修改文章了,而得到反饋的一組都表示愿意繼續修改文章。即使心理學家告訴志愿者修改的文章并不好,但是他們也愿意繼續參與實驗。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由外部的激勵和反饋所誘發。作為企業管理者,需要定時給員工的工作表現以評價,即使負面的批評也比不做任何表示的效果好。如果沒有任何反饋,員工不清楚下次遇到類似的工作該怎么處理,該朝什么方向努力,因而很容易產生迷失感,對工作失去興趣。
如果一個人的職場人際關系緊張、工作負荷過大,甚至超過個人的能力,沒有得到應該的薪水和地位,不適應企業文化氛圍,或者不喜歡甚至厭惡所從事的工作,都會產生倦怠感。
職業倦怠有時來自于我們對職業的恐慌,對自我能力的不自信,不能快速地適應變化的企業環境,或者在業務轉型期產生怯懦感,而遺失良好的發展機會。選擇合適的時機給自己充電,學習業務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增強自己處理工作事務的能力,可以建立自信以激起內心的力量,為應對各種困難和難題提供基本的保障。
發現工作中的樂趣,也是應對職業倦怠的好方法。每天的工作都差不多,缺少變化,這是行業成熟、企業穩定的特征,但也是引起職業倦怠的誘因。我們應該認識到任何一份工作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有了這樣的認識,就容易發現其中的樂趣,也會產生進一步深入探索的興趣。每個人都有對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情刨根問底的心理,有不水落石出不罷休、渴望獲得更多更全面信息的迫切心理。堅持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總會產生無窮的樂趣和探索的動力。
上一篇:群體決策,更冒進還是更保守
下一篇:職業起點,何時開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