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困境更要勇敢出擊
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產生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只要精神不倒,敢于放手一搏,就有勝利的希望。
——西點軍校第47任校長
伊·L.班尼迪克
古往今來,在歷史的長河中多少英雄從失敗和苦難中勇敢站起來,最終走向成功。是上天的眷顧給了他們能夠成就大業的時勢,但如果沒有扭轉乾坤的能力和百折不撓的勇氣,他們又怎么能夠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呢?
因此,逆境不一定是壞事,逆境更是鍛煉個人意志和能力的殿堂,倘若能夠好好利用逆境,把它當作錘煉自己的機會,逆境更是孕育成功的沃土。很多最終功成名就的西點人都曾有過直面逆境、與困難抗戰的經歷,無所畏懼、背水一戰的心理讓他們成為困境中的強者。所以,在困境面前,首先不要害怕,要知道這是苦難也是機會,害怕和怨天尤人都是毫無意義的,唯有靜下心來,理智地分析自己的境遇,想出應對的辦法,勇敢出擊,才能打破眼前的局面。
亨利·杜邦于1833年從西點軍校畢業。畢業后,他便去了陸軍技術部門服役,十幾年后,他回到杜邦集團擔任第三任總裁。
亨利·杜邦上任時,杜邦集團已經背負有50多萬元外債,很多技術人員紛紛離職,而且家族內部紛爭連連,可謂內憂外患。很多人都建議杜邦賣掉公司,對于這樣的忠告,杜邦堅定地回答:“賣掉公司,我們得到的只是一筆錢,如果我們想辦法將它繼續經營下去,那我們得到的可能不止有金錢,還有公司的名譽和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亨利決定下一步險棋——他建議大家將總計八位數的財產抵押給自己,自己按照銀行的利息還錢。這樣不管將來公司的發展如何,股東們的利益都不會有絲毫損失。亨利的這一提議,得到了股東們的認可,他們紛紛表示愿意繼續投資下去。這之后,亨利開始大力整頓企業,通過他的努力,杜邦集團走出了困境。
然而,南北戰爭結束后,軍火生意又變得難做起來,加之政府開始低價拋售火藥,以經營軍火為主的杜邦集團再次陷入瀕臨倒閉的困境。同樣,這次杜邦也沒有妥協。他果斷地收購了政府拋售的全部火藥,并召集其他小型火藥公司展開會議,籌錢成立火藥工業托拉斯。把所有小型企業集中起來,統一規劃、配貨。通過這樣的方法,杜邦集團成功渡過了難關。與此同時,這場危機使得杜邦集團成為美國軍火生意中的龍頭老大。
有時候,選擇避開困難可能會找到更合適的出路,但假如已經身處困境,逃避或者退縮只有死路一條。所以,身處困境之中尤其不能喪失了反抗的斗志和戰勝的決心。
死地與生地,危機與生機,這看似截然相反的兩種結果,卻有著可以互相轉化的可能,而這轉化的關鍵就在于個人如何去做。有很多成功者善于利用困境,在危機中覓得生機。
身陷困境之中,往往能激發出自身最大的潛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這個道理。兵法中還有種說法叫“圍師必闕”,就是說當包圍殲滅敵人時,團團包圍嚴實并不是最合適的辦法,而是應該在包圍圈中給敵人留下一個可供突破的缺口。因為,在團團包圍的情況下,敵人會團結一致,用盡所有力氣,斗到魚死網破,而如果有一個可以逃生的缺口,人們就會各自想逃命,而當各自想逃命的時候,軍隊就會變成一盤散沙,直接降低戰斗力。從這個角度來說,困境實際上是激發潛能的絕佳時期,如果能在困境中勇敢崛起,必定能有所作為。
喬治·巴頓將軍是美國著名軍事統帥、美國四星級上校,他是從西點軍校走出來的一名勇士。他始終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沒有辦不到的事情。
喬治·巴頓將軍經常給自己的軍隊講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片水池里,一只水鳥正在吞一只青蛙。青蛙的頭部和身子都已經被水鳥吞進了嘴里,可青蛙并沒有死。在這緊要關頭,它想如果不想死,就要拼死一搏。可能其他青蛙在這樣的情況下早已放棄了掙扎和對抗,但這只青蛙沒有,它把全身的力氣匯集到尚露在外面的腿上,一鼓作氣全力掙扎。這一反擊是水鳥沒有預料到的,青蛙的前爪竟從水鳥的嘴里掙脫了出來。掙脫后的青蛙死死抓住水鳥的脖子,然后全身而出,迅猛地跳進了水里,重獲新生。”
面對挑戰不敢冒險,失去的不僅是機會,還有可能是整個人生。故事中的青蛙無疑是勇敢的,在絕境面前頑強抗爭,最終拯救了自己。
困難對于有勇氣的人來說是一次突破自我、升華人生的機會,而對于一個沒有勇氣的人來說就是終結幸福的噩夢。所以說,真正決定成功和失敗的并不是環境,而是你怎么看和怎么應對。
可能今天的你陷入了沼澤,并為此苦惱不堪,但希望你能成為一個直面困境的勇士,而不是懦夫。如果你覺得前方黑暗,那是因為你的背后有陽光。
人生規劃箴言
順境中,勇敢出擊是為了挑戰,變得更好。而逆境不一樣,既然已經身處不利的環境和位置,那么唯有勇敢出擊才能逆襲,否則只能始終深陷泥潭。所以,在困境中我們更需要有顛覆命運的勇氣和決心。
上一篇:墮落也會傳染,遠離那些不求上進的人
下一篇:如何激發你的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