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有了家庭之后,就失去了自我,依賴性越來越強。在她們的信念中,丈夫事業有成,孩子聽話、學習好,就是一個女人擁有的最大幸福。從踏入婚姻的那一刻起,她們的雙腳就不再走自己的路了,丈夫成了她們終生追隨的目標,有了孩子后,她們又開始圍著孩子轉。總之,因為習慣了追隨,習慣了成全和犧牲,她們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自我。
雖說家庭是重要的,丈夫是重要的,孩子是重要的,但別忘了,女人自己也是重要的。每個女人都不應該只知道犧牲自己而成全別人,也要適當地留一點兒空間給自己。與其把命運和幸福寄托在丈夫和孩子身上,還不如扎扎實實地將命運把握在自己手里。
我們若想獨立、優雅地活著,可以效仿楊絳女士,將讀書當成一生的信仰,并用從書中學到的知識滋養自己,更加智慧地處理家庭瑣事。
楊絳在《我們仨》中寫道:“老金家的伙食開始還可以,漸漸地愈來愈糟。鐘書飲食習慣很保守,洋味兒的不大肯嘗試,干酪怎么也不吃。我食量小。他能吃的,我省下一半給他。我覺得他吃不飽。這樣下去,不能長久。而且兩人生活在一間屋里很不方便。我從來不是重分數的學生,可是我很愛惜時間,也和鐘書一樣好讀書。他來一位客人,我就得犧牲三兩個小時的閱讀,勉力做賢妻,還得聞煙臭,心里暗暗叫苦。”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她到處尋找合適的房子,最后皇天不負苦心人,她和錢鐘書終于找到一套離學校和圖書館都近的房子,不僅兩人的膳宿能得到大大的改善,從此,她還能更方便地閱讀了。
讀書是楊絳和錢鐘書共同的追求,這種默契讓他們自然親近,治學、探討、比賽誰書讀得多,成為兩人婚姻生活中獨有的情趣。楊絳在愛自己的丈夫錢鐘書之余,從來沒有忘記過經營自己。
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自己的事業,打造自己獨一無二的人格魅力。她就像一棵樹,腳下有根,堅定地站在錢鐘書這棵樹的旁邊,風和日麗時,從容地享受惠風的和暢、日光的溫暖,為家人撐起一樹綠蔭;風雨來襲時,她則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勇敢地和家人一起抗擊命運的風雨。
多年后,楊絳回憶道:“我已不記得哪位英國傳記作家寫他的美滿婚姻,很實際,很低調。他寫道:1.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結婚;2.我娶了她十幾年,從未后悔娶她;3.我也從未想要娶別的女人。我把這段話讀給鐘書聽,他說:‘我和他一樣。’”這無疑是一個丈夫給予妻子的最高評價,在錢鐘書先生的心目中,妻子楊絳一直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的故事告訴我們,愛閱讀的女人才能保有最牢固的自我,書香女人讓家庭更芬芳而有自我的女人就像一道美麗的風景,不僅能讓同性注目,更能被異性欣賞。
當然,女人要在閱讀中重塑自我,不是說女人要離開丈夫、孩子而獨自生活,而是說我們要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與所愛的人風雨同行,在他們專注于自己的事情時,我們也能從容地獨處,全心全意地工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永遠都讓自己活得體面、優雅、快活。
上一篇:讀書提高人的修養
下一篇:讀書可以挖掘女人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