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友誼靠主動爭取
5年前,我的一位朋友的丈夫去世了。從此,她開始了飽受寂寞之苦的日子。在她丈夫去世一個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來問我:“我該怎么辦呢?我應該住在哪里?我怎樣才能重新得到快樂?”
我向她解釋說,她的焦慮都來自她所遇到的災難,她應該及時擺脫憂慮。我建議她,盡早走出憂愁的陰影,重新建立新的生活和新的快樂。
“不,”她回答說,“我不會再有快樂了。你看,我已經老了,子女們也都結了婚,我沒有地方可去。”
這位可憐的母親患上了可怕的自憐癥,可是她對這種病癥的治療方法又了解不多。在這5年當中,我一直關注我這位朋友,結果很不容樂觀。
“要知道,”我有一次對她說,“你不能老是讓別人來同情你、可憐你吧?你可以重新開始生活,結識新的朋友,培養新的愛好,來取代那些舊的。”
但她只是聽著,并沒有真的記在心里。她太自憐了。最后,她決定把自己的快樂寄托在子女身上。于是,她搬到女兒家住了。
然而,這實在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她們母女倆后來竟然反目成仇。她只好又搬到兒子家住,結果也是很不愉快地分手。
她的子女別無選擇,只好讓她搬到一層公寓中獨自居住。但這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一天下午,她哭著告訴我,說她的家人拋棄了她。
她想讓全世界的人都可憐她,她當然永遠得不到快樂。她是個不可救藥的自私女人,雖然她有61年的人生經歷,但就感情而言,她還是個小孩子。
寂寞的人永遠不明白,愛和友情是不會像包裝精美的禮物那樣被送到手上的,受歡迎和被接納從來也不是那么能輕易到手的。人應該努力去贏得別人的喜歡,愛、友情和美好時光是不能通過談判獲得的。我們要面對這些現實!
配偶死了,但是法律并沒有剝奪活人享受快樂的權利。不過他(或她)必須明白,快樂并不像救濟金或施舍品那樣,是他(或她)理所應得的。我們必須努力,讓自己成為受人喜愛、受人歡迎的人。
下面這個真實的故事就講了這樣一位老婦人,她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成為一位受人歡迎和受人尊敬的人。
克勞倫斯夫人這是第一次出海旅行。她乘坐的客輪正在地中海航行,許多快樂的夫婦和未婚的情侶都在這艘輪船上度假。而60多歲的克勞倫斯夫人就穿梭在這些歡樂的游客之中,雖然她一個人獨自出門,卻滿面春風,神情愉悅。
這次旅行,也是克勞倫斯夫人第一次在海上驗證尋找快樂的訣竅。克勞倫斯夫人是一個寡婦,也曾像我前面講過的那位朋友一樣傷心難受,但有一天早上,她猛然醒悟過來,擺脫了悲傷,開始投入到新的生活。
這是克勞倫斯夫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做出的決定。克勞倫斯夫人的丈夫曾是她全部的愛和生命,但是他死了,留下她一個人在這世界上,她必須讓這一切成為過去。
于是,她原來的繪畫愛好重新進入了她的生活,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正是繪畫陪伴她度過了那段悲傷的日子,還帶給她最大的回報,那就是她自己獨立的事業。
因為失去了丈夫這個伴侶和力量,克勞倫斯夫人在最初那段時間根本不愿意出門。她怕見任何人,而且覺得自己長相平凡,又囊中羞澀,所以在那段被懷疑和絕望包圍的日子里,她問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做才會被人們接受,并受人歡迎。
答案終于找到了!要想被別人接受,就必須樂于付出,而不是乞求別人的給予。
克勞倫斯夫人開始以微笑替代悲哀。她辛勤地作畫,出門去看望朋友。當她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她會經常提醒自己,要露出歡樂的表情。因此,在和別人相處時,克勞倫斯夫人總是談笑如常,又從不過多地停留。不久,朋友們開始爭相邀請克勞倫斯夫人去參加各種晚宴,社區活動中心也邀請她辦個人畫展。
幾個月后的一天,克勞倫斯夫人在傍晚登上了這艘開赴地中海的客輪。在客輪上,克勞倫斯夫人很快就成為最受歡迎的游客:她對任何人都是那么善良友好,同時又保持一種超然的態度,從不介入別人的私事,也絕不依附任何一個人。
第二天,客輪就要靠岸了。這天晚上,全體游客在克勞倫斯夫人的房間舉行了一次最快樂的聚會,克勞倫斯夫人則謙遜地回報大家的邀請。
后來,克勞倫斯夫人又好幾次出海旅行。每次旅行時,她都是這樣做的,她也因此成為受人歡迎的人。
克勞倫斯夫人已經懂得,若想得到別人的友誼,自己首先必須熱愛生活,并愿意奉獻自己。因此,無論她到哪里,都能制造出和諧的氛圍,受到人們的熱情歡迎。
上一篇:談論別人感興趣的話題
下一篇:遠離嘮叨和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