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與敬業讓你的能力得到充分施展
就算你沒有出類拔萃的能力,但只要你具備感恩、敬業的精神,同樣能夠贏得別人的敬意。就算你的能力無人能及,但是沒有基本的職業道德,在社會上也要處處碰壁。
感恩、敬業的人能夠在工作中學到更多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將是人生巨大的財富。即便你換了工作,這些豐富的知識也必會為你帶來強有力的幫助,幫你早日獲得成功。
比爾·波特是美國成千上萬推銷員中的一個,和其他推銷員相同的是,他每天早上很早就起來準備一天的工作。但和其他推銷員不同的是,一場交通事故使他失去了左手,他到達目的地要比別人多花一倍的時間。但不管多么痛苦,比爾·波特始終沒有放棄這個每天都讓他筋疲力盡的工作。他很感激能得到這份工作,他以此為生,也因此愛崗敬業。
1959年,比爾第一次上門推銷,猶豫了4次,他才鼓起勇氣按響門鈴。第一家沒有買他的商品,第二家、第三家也一樣……他沒有放棄,即便沒有人對他的產品感興趣,甚至嘲笑他,他也沒有喪失信心。終于,他有了業績,并由小業績發展為大業績。
由于路途遙遠和他身體的行動不便,他每天工作及在路上的時間得花去14個小時,因此,他每天晚上回到家都又困又累,關節又紅又腫,偏頭痛也時常來造訪他。每隔幾個星期,他就會打印一份顧客訂貨清單,因為他只能用右手打字,這項別人做起來非常簡單的工作,他做起來卻需要10個小時。在最難過的日子里,比爾自然也體會到其中的辛酸,但心中對公司、對工作的感恩之情就像一根支柱,始終支撐著他,使他能夠克服任何苦難。比爾負責的地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認可他,并購買他的產品,他的業績自然也蒸蒸日上。在做到第24年時,他已經成為公司銷售技巧最好的推銷員。
到了20世紀90年代時,比爾已60多歲了。他所在的懷特金斯公司旗下已經擁有6萬多名推銷員,不過,他們都是向商店直接推銷,只有比爾還在上門推銷。許多人在打折商店成批量地購買懷特金斯公司的商品,因此比爾的推銷工作日益艱難,形勢的嚴峻使懷特更加努力地工作。
1996年夏天,懷特金斯公司在全國建立了連鎖機構,比爾再也不用挨家挨戶上門推銷了。但此時的比爾已經成為懷特金斯公司的金字招牌,他是公司歷史上最出色、最忠誠、最富有執行力的推銷員,公司以比爾的形象和事跡向人們展示公司的實力,公司還把第一個最高榮譽杰出貢獻獎頒給了比爾。
比爾·波特能夠成為“推銷英雄”,憑借的就是他把感恩之心融入到工作中。對公司的感恩之心幫他克服了各種苦難,使他成為當之無愧的銷售冠軍。
比爾的故事充分說明,只有感恩敬業才能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致加西亞的信》的作者阿爾伯特·哈伯德說過,“就算你沒有出類拔萃的能力,但只要你具備感恩、敬業的精神,同樣能夠贏得別人的敬意。就算你的能力無人能及,但是沒有基本的職業道德,在社會上也要處處碰壁。”
李嘉誠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與他的感恩敬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李嘉誠14歲時,因為家境所迫,不得不輟學打工,在一家茶樓當小伙計。
香港人有早起喝早茶的習慣,這就要求店里的伙計每天早上5點就要上班,趁客人還沒來的時候準備好早點。李嘉誠每天天未亮就起床趕去上班,茶樓工作非常繁重,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5個小時以上,何況李嘉誠又是最低一級的伙計,別人休息的時候,他還要守在茶樓隨時等待客人吩咐。晚上是茶樓一天生意最火的時候,茶樓打烊時,已是夜深人靜了。李嘉誠經常累得腰酸背疼,兩眼冒金星。李嘉誠后來對兒子談起這段心酸的經歷時,感慨地說,那時覺得最美好的事,就是能痛痛快快睡上3天。
雖然覺得很累,但是李嘉誠工作起來沒有絲毫的馬虎,因為這份工作是經別人介紹得來的,所以他始終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工作。經營鐘表公司的舅父為了讓他不遲到,特意送給他一個鬧鐘。為了第一個趕到茶樓,李嘉誠每天都把鬧鐘比別人調快10分鐘。
少年的李嘉誠由于愛崗敬業,勤奮有加,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欣賞,也成了加薪最快的伙計。
17歲時,李嘉誠離開茶館,到一家塑膠廠當推銷員。推銷的工作十分辛苦,需要到處跑,但李嘉誠已經習慣了,因為他在茶樓打工的時候,每天跑的距離算下來至少也有百八十里。
在塑膠廠,由于李嘉誠刻苦鉆研業務,扎實工作,而且他喜歡動腦子,能根據不同的顧客,采用不同的推銷方法,所以,在他20歲時,便被提升為業務經理。通過頑強的拼搏,他不僅在公司牢牢站穩了腳跟,還承擔起一家人的開支。在隨后幾十年的創業中,他憑借著感恩和敬業的精神,終于開創了屬于自己的事業,成為華人首富。
李嘉誠的事例再次說明,感恩和敬業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一個人的潛能,使之迅速在職場中脫穎而出。
感恩敬業的員工是老板最為欣賞的員工,若想得到老板的重用,得到提升,你就必須腳踏實地地做好現在的工作,將感恩和敬業精神徹底融入你的工作中。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都要牢記,用心者事竟成。
上一篇:感恩與敬業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下一篇:感恩心態讓你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