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癥狀:孩子突然不上學了
落座心理咨詢室,男孩的母親心急火燎:“這可咋辦啊!孩子從小想起啥就是啥,這回老毛病又犯了,眼看該升高二了,又不想上學了。我們好說歹說,三天的功夫,孩子就是不去學校。這樣呆在家里怎么行?您可救救我們吧!”
孩子突然不上學了,這對一個家庭來說豈不是火燒眉毛?如此解燃眉之急的心理咨詢,豈不是很有點像“救火”?雖然這種情況并非理想的心理咨詢情境,但是,面對求助者的燃眉之急,我只能當一次“滅火隊員”。然而,一次心理咨詢會話是不是真能“滅火”,是不是真能促使男孩去上學?實話說這種情況事先誰能打包票?真的很有點勉為其難的感覺。
十分慶幸的是,男孩也有一定的求助愿望,并非完全被動來訪。于是,我和男孩有了比較好的交流。
男孩說:“學校規定學生不能帶手機,三天前,老師發現了我衣兜里的手機,就給我沒收了。課間的時候,我一賭氣就回家來了。到今天三天了。說心里話,我不是因為手機的事兒不上學,就是最近在學校里心情特別不好,看啥都不順眼,一進教室就煩,就學不進去了。就是沒有手機的事兒,我也不想去學校了。我想在家里學習,期末的時候去考試就行了,反正時間不長也就放暑假了……”
心理把脈:并非“舊病復發”
聽著男孩的訴說,我覺得他有些面熟。在哪里見過呢?
這時男孩告訴我,一年多以前,他和媽媽來過心理健康中心。啊,想起來了,那時候,男孩還是初中生,也是因為臨近期末不上學而倉促來訪的。當時,男孩是被迫而來。所以,絲毫沒有求助愿望,根本不想和我交流。結果,男孩真的一直到期末沒上學。那是一次沒有效果的心理咨詢,是一次未能避免的尷尬的心理咨詢。
也許正在成長的高峰期,眼前的男孩比一年前高大了許多,乍看簡直認不出了。綜合前后的情況,我知道這個男孩本質不壞,也有積極上進的一面,但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自律自控能力,也就是男孩母親說得“想起啥就是啥”。由此也可以判斷,男孩這次不想上學,也不是什么學校恐怖癥一類的心理障礙,用男孩母親的話說,是“老毛病又犯了”。
表面看來,可以說男孩是老毛病又犯了。但是,我鮮明地感到,男孩并非單純的“舊病復發”,這次比上次有了明顯的變化。這個變化,也許正是心理咨詢可以抓住的突破口。
于是,我接過男孩曾經來訪過的話頭說:“那么,我們應該是老朋友了。馬老師感覺你比去年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僅比原來高大了,已經像一個男子漢了,更重要的是,我發現你的心靈比去年成長了……”
男孩臉紅了:“可是,您看我又犯了老毛病,又不想上學了……”
“看來好像兩次一樣,但今年比去年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強調說,“這個變化是什么?這個變化就是,去年你說不上學就不上學,內心一點也沒有什么不好的感覺。現在,雖然你也不想上學了,但內心有了一種不好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什么?那就是,原來你心里只是一種力量,想不上學就不上學;現在你心里有了另一種力量,不上學好嗎?對嗎?行嗎?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動機的沖突。就是說,你內心兩種想法形成了兩種力量,兩種力量形成了沖突,也就是說,你心里自己和自己在斗爭。是這樣嗎?”
“這兩天在家里確實也不好受,左右為難。”男孩承認說,轉而又好奇地問道,“您怎么知道我心里有矛盾,有斗爭?”
我笑了:“上次你根本不想求助,而這次你有了求助的愿望。你所以有了求助的愿望,就是因為自己心里也很矛盾,一面不想上學,一面又怕這樣不好。”
“您說到我心里去了。”男孩仿佛遇到了知音,“那您看我到底怎么辦好?”
心理處方:助長孩子向上的力量
我看到這個心理咨詢的突破口抓準了,此刻正是順水推舟推進我們會話進程的好時機。于是,我說:“怎么辦?馬老師不能替你拿主意,但是,我們可以一起來算算賬。我們來算算上學和不上學各有哪些利弊。好不好?”
于是,我們一邊交流,一邊列舉。我建議男孩把一張紙兩次對折分成四份,分別記錄上學和不上學的利弊。下面是紙上記錄的結果——
不上學的好處:第一,在家里好受。第二,舒服。第三,自在。
不上學的壞處:第一,學習效率低。第二,考試考不好。第三,越在家里呆著越嚴重。第四,對不起父母。第五,總這樣下去,將來沒法進入社會。第六,不能進入社會自己就全完了。
上學的壞處:第一,心里會不好受。第二,會有一些壓力。
上學的好處:第一,比在家里學習效率高。第二,考試也會考得好一些。第三,可以學會自我克制。第四,對得起父母。第五,將來能夠進入社會。第六,未來更有希望。
我和男孩共同面對著利弊分明的這筆賬,相對無語。沉默片刻我說:“現在這筆賬自己算清了,利弊輕重一目了然,下面就看你自己了。你看該怎么辦呢?”
男孩撓撓頭,然后抬眼看著我:“明天上學。”
“馬老師知道,明天上學,你當然要承受一些壓力。但是,馬老師相信,為了自己的未來,為了當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你會勇敢地挑戰自我。”
“明天上學!”男孩再次大聲重復說。
男孩的母親聽說孩子決定明天就去上學,激動的手足無措了:您可幫我們救急了!是啊,這個結果實在是連我也始料未及的。和男孩的母親交流的時候,我再次說明,心理咨詢不是緊急救火,而需要一個從容的合作過程。我強調了這次咨詢會話所以能夠達到目標,關鍵在于男孩自己內心的變化,在于男孩自己內心那種向上的力量,心理咨詢不過是給孩子增加了一點助力。最后我建議家長,不要孩子一有錯,就說孩子老毛病犯了,要抓住孩子內心哪怕細微的變化,在平時多下功夫,助長孩子內心向上的力量。
轉眼兩周過去了,男孩的母親在電話里告訴我:“男孩果真從第二天開始就上學了,一直很平穩。”最后感慨地說,“孩子真的變了!”
是的,人是會變化的,人的心靈總會萌生變化生長的力量。心理咨詢的實質,就是善于發現人們心靈深處這種變化的力量,推動這種心靈的成長。
【馬老師微語錄】人是會變化的,人的心靈總會萌生變化生長的力量。
上一篇:孩子如何面臨新生適應期
下一篇:孩子分班猶豫不決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