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他人心悅誠服
從他最感興趣的事著手
《婦女家庭雜志》的著名編輯愛德華·巴克,當他還是西聯(lián)電報公司的一個送電報的小孩時,他就有意識地給當時的每位名人寫信,而且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當時他只有13歲,卻沒費什么力氣就與眾多名人交了朋友,如格蘭特將軍夫婦、拉瑟夫特·海斯、休曼將軍、林肯夫人、杰斐遜、戴維斯等人。
這其中還有一個朋友就是拉瑟夫特·海斯,后來成為美國總統(tǒng)。巴克的《伯羅克里雜志》初創(chuàng)時,在頭版刊登了拉瑟夫特所撰的一篇文章,頓使雜志身價倍增,銷量猛漲。
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人都夢想著某位顯赫人物有朝一日能對自己投來關(guān)注的一瞥。但事實上,如沒合適的機遇和方法,這種渴望不過是一個縹緲的夢。年輕的巴克聰明而幸運地和這些大人物交上了朋友,顯然,這些朋友會對他的人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
巴克給大人物們寫的信都很特別。為了增強針對性,他熟讀名人的傳記,了解了他們的性格。因而他的信很有吸引力,往往能打動那些名人。
彼亞特回憶道:“巴克想核實一下名人傳記中的一些事,他就給加菲爾特將軍寫信,孩子般直接而真誠地問他小時候是否真的做過纖夫。同時,他把寫信的原因也寫清楚。很快,將軍就回信了,詳細回答了他的問題。他因此受到很大的鼓舞,他還想得到其他名人的書信,不只為得到他們的手跡,更重要的是,他想從中學到一些對自己有益的知識。所以,他又開始給其他名人寫信。他追問偉人們做事的理由,還詢問他們生平最重要的事情……他們里面有好幾個人歡迎巴克去做客。每當這些與他有書信往來的名人來到雜志社拜訪時,巴克也總會到他們的住所登門致謝。”
我們都想與大人物有接觸,可有哪些好方法呢?我們能否像巴克一樣,從名人的事跡中找到可為我們所用的良方呢?要想打動他人,首先應贏得他的注意,并牢牢抓住機會。這是巴克成功的所在,也是許多杰出人士常用的策略:從名人最感興趣的事著手,去接近他們。
安德魯·卡內(nèi)基的事業(yè)在生死存亡關(guān)頭,之所以能奇跡般地扭轉(zhuǎn)局面,除了運氣外,主要得益于這一策略的運用。當時,有一筆很大的鐵路橋梁工程的生意面臨著被人搶去的危險,眼看這份巨額合同就要與他失之交臂了。
他想盡辦法,想讓橋梁建筑公司的決策層改變主意。當時,熟鐵好于生鐵的事實并沒被人們普遍接受。卡內(nèi)基就以此為突破口開始了行動。據(jù)卡內(nèi)基說,仿佛是上天的安排,一件意外事情的發(fā)生給了他一個絕妙的機會——一位管理人員在黑暗中駕駛一輛馬車,不小心撞到了一根生鐵做的燈柱上,發(fā)生悲劇。卡內(nèi)基迅速作出反應,他對建筑公司的領(lǐng)導們說:“大家看見了吧?如果燈柱是用熟鐵做的,慘劇就不會發(fā)生了。”在事實面前,卡內(nèi)基得以有機會向他們解釋為何熟鐵比生鐵好的道理。就這樣,在那些決策人已經(jīng)準備接受那家公司標價的關(guān)鍵時刻,卡內(nèi)基借用這件事,在很短的時間從競爭對手那里搶過了這筆大生意。他及時而恰當?shù)剡\用了與巴克同樣的方法:從對方的切身體驗中尋找他們的興趣點,引起其關(guān)注,也讓自己脫穎而出,最終達成目標。
與人交談時,如果發(fā)現(xiàn)對方的眼神游移不定,感覺到其注意力并沒在我們身上時,可能就是因為沒有采用此策略:我們沒去顧及對方的經(jīng)驗和體會,沒涉及他感興趣的東西。
上一篇:人格魅力源于平等的交流
下一篇:做他最好的傾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