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人過分的行徑,堅決做出反擊
一般來說,在生活中我們要和顏悅色、寬容對待他人,但是生活中充滿了欺詐,有些人自我定位不準,自我認識不清,一味地忍讓會讓他們覺得你軟弱可欺,而這些人又沒有什么自知之明,因此,他們就會越來越過分。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拿出自己的勇氣來,對他人過分的行徑,堅決做出反擊。當我們對他人的過分行徑做出了反擊的時候,也才能讓他們估量估量自己的定位,這個時候也才反映出了我們的價值。勇氣讓你贏得尊嚴,勇氣讓你減少麻煩。
眾所周知,我們周圍的生活圈子很大,什么人都有。職場中愛告黑狀的同事、欺上瞞下的主管;生活里蠻橫不講理的路人,虛情假意的朋友……雖然你極不希望自己遭遇這些令你頭疼的人和事,但又不可避免會遇到。有時候,你的妥協和退讓也許能夠息事寧人,但更多的時候,會讓對方的氣焰更加囂張,這個時候,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鼓起勇氣,直接出擊。
大學畢業后,高珊進入一家私企工作。上班沒幾天,人力資源助理孫小姐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由于學校通知所有畢業生要在下周一前將戶口遷出學校,高珊在周四下班的時候就向孫小姐請了假。
誰知周五中午,高珊剛想出門,就被孫小姐叫去人力資源部幫忙招聘新員工。做財務工作的高珊直接拒絕了孫小姐的要求,說自己已經拿到了請假單,更何況招聘的事情并不是她的本職工作。說完,高珊揚長而去。
周一上班,孫小姐通知高珊可以收拾東西走人了,因為她被解雇了。高珊說要見人力資源總監,但孫小姐說總監還沒有上班,坐在旁邊的老同事一面暗示高珊不應該得罪告黑狀的孫小姐,一面提醒高珊去找孫小姐賠禮道歉也許還有回旋的余地。
高珊卻在所有人詫異和驚訝的目光中沖進了樓上總經理的辦公室,質問總經理憑什么炒了她。總經理見狀也很氣憤,訓斥高珊說:“你不是說就算我炒了你,你也要出去玩嗎?”高珊一聽便知道這是孫小姐的功勞,于是一咬牙竹筒倒豆子般把周五的事情前因后果說了個清清楚楚。
聽完高珊的話,總經理瞪大了眼睛。沉吟片刻后,對高珊說:“沒想到事情這么復雜,看來炒你是個誤會,希望你能不計前嫌回來工作。剩下的事情,我會妥善處理的。”沒過幾天,孫小姐就接到了離職通知。辦公室里的人都對高珊刮目相看,因為他們都曾經吃過孫小姐的苦頭,但大家都選擇了忍耐。沒想到,飛揚跋扈的孫小姐就這樣被高珊給扳倒了。
職場中,有可能會受到來自同事或是上司的人格侮辱、肢體侵犯、郵件騷擾等各種侵犯行為。面對這些過分行徑,很多人本著“寧愿得罪一個君子,不愿得罪一個小人”的原則選擇了一味退讓。但斯坦福大學教授羅伯特·薩頓提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觀點,那就是:鼓起勇氣,干掉他們!職場無渾人。這個言論在2004年被評選為《哈佛商業評論》突破性觀念。
某知名招聘網站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如果遇到職場小人該怎么辦?
數據顯示,有24.78%的人選擇了“默默忍受”,與之得票率相近的是“直接向老板澄清事實”選項,達到23.78%的比率。看來這兩種方法,是目前職場人在遇到小人時的主要應對方式。有14.06%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對小人的搶功行為進行反擊,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對小人決不能姑息養奸;更有13.66%的人認為對付小人必須聯合其他人,發揮群體的力量,這樣小人就再也沒有存身之地了;當然也有比較中庸的做法,12.14%的人認為惹不起躲得起,不與小人計較;僅有0.92%人表示可能會迫于壓力與小人為伍。
從以上種種調查中我們會發現,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勇氣比較缺乏,其實當一些自我定位不準、不受道德約束的人對我們有過分行徑時,我們沒必要害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你勇敢反擊,他心里也會感到害怕,而這也消耗他的心理能量,以后遇到你時,他可能也掂量著一點兒了。所謂很多做事過分的人最害怕勇氣,他們剛開始的時候只是試探你,這個時候你若忍讓,他們就會在心里把你列入好欺負的名單,從而以后會經常欺負你,這樣會讓你的日子更不好過,可能剛開始你反擊的時候并不是那么費力,但越到后來就會越費力,這就需要你鼓起更大的勇氣,如果你鼓不起來,那么就形成惡性循環了。所以,當他人有過分行徑的時候,我們一定能夠要鼓起勇氣進行反擊。
其實有時候我們勇敢反擊別人的過分行為是為了保護雙方的合作關系或者友誼,當別人過分時我們委曲求全,這是一種失去自我的行為,而我們的失去自我會導致別人更加地失去自我,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到了一定程度或者一定時候,那么面臨的就是關系的徹底破裂。因此,鼓起勇氣反擊過分,不光是為自己好,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為他人好。
“職場無渾人”原則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這個原則不僅適用于對于職場中的同事和上司,甚至對于一些無理取鬧的顧客,也可以拒絕為他服務。西南航空公司的一位副總裁看到一位顧客沖著員工咒罵還用肢體威脅,他對該顧客說,要是你能乘坐其他公司的飛機,大家都開心。于是,這位副總裁把這個顧客帶到另一家航空公司,并給他買了張等額機票。這也是一種堅決回擊的方式,而且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人們交口稱贊,這家航空公司的口碑更好了。
我們要知道,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須要做好與渾人打交道的準備,有時候,適當發揮“渾”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蘋果CEO喬布斯脾氣暴躁,其苛刻的批評讓周圍的人抓狂,甚至逼得一些人辭職,但這也是他成功的關鍵。
回頭翻翻歷史教科書,看看一味割地賠款的清政府最后是多么地狼狽不堪。面對一些恃強凌弱的人,退讓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能滋長他們的囂張氣焰。生活就是一場PK,僅僅是防御和棄城逃跑是無法取得戰斗勝利的,我們必須學會進攻和回擊。
上一篇:寬容別人本身就是一種勇氣
下一篇:左手借口,右手拖延,你就是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