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大衛為王》原文與賞析
《舊約·撒母耳記下》第2—5章
大衛問耶和華說:“我到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嗎?”耶和華說:“可以。”大衛說:“我上哪一個城去呢?”耶和華說:“上希伯崙去?!庇谑谴笮l和他的兩個妻子,一個是耶斯列人亞希暖,一個是作過迦密人拿巴妻的亞比該,都到那里去了。大衛也將跟隨他的人和他們的眷屬,一同帶去,住在希伯崙的城邑中。猶大人來到希伯崙,在那里膏大衛作猶大人的王。
有人告訴大衛說:“葬埋掃羅的是基列雅比人?!贝笮l就差人去見基列雅比人,對他們說:“你們厚待你們的主掃羅,將他葬埋。愿耶和華賜福與你們。你們既做了這事,愿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F在你們的主掃羅死了,猶大人已經膏我作他們的王,所以你們要剛強奮勇?!?br>
掃羅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曾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帶過河到瑪哈念,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亞書利、耶斯列、以法蓮、便雅憫和以色列眾人。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登基的時候,年四十歲,作以色列王二年。惟獨猶大族歸從大衛。大衛在希伯崙作猶大人的王,共七年零六個月。
尼珥的兒子押尼珥和掃羅的兒了伊施波設的仆人,從瑪哈念出來,往基遍去。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和大衛的仆人也出來,在基遍池旁與他們相遇。一班坐在池這邊,一班坐在池那邊。押尼珥對約押說:“讓少年人起來,在我們面前戲耍吧?!奔s押說:“可以。”于是,屬掃羅兒子伊施波設的便雅憫人過去十二名,大衛的仆人也過去十二名,彼此揪頭,用刀刺肋,一同仆倒。所以那地叫作希利甲哈素林,就在基遍。那日的戰事兇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敗在大衛的仆人面前。
在那里有洗魯雅的三個兒子,約押、亞比篩、亞撒黑。亞撒黑腳快如野鹿一般。亞撒黑追趕押尼珥,不左不右地一直追趕他。押尼珥回頭說:“你是亞撒黑嗎?”回答說:“是。”押尼珥對他說:“你或轉向左,轉向右,拿住一個少年人,剝去他的戰衣?!眮喨龊趨s不肯轉開,緊緊地追趕他。押尼珥又對亞撒黑說:“你轉開不追趕我吧,我何必殺你呢?若殺你,有什么臉見你哥哥約押呢?”亞撒黑仍不肯轉開,因此押尼珥就用槍刺入他的肚腹,槍從背后透出。亞撒黑就在那里仆倒而死。眾人趕到亞撒黑仆倒而死的地方,就都站住。
約押和亞比篩追趕押尼珥,日落的時候,到了往基遍曠野的路旁,基亞對面的亞瑪山。便雅憫人聚集,跟隨押尼珥站在一個山頂上。押尼珥呼叫約押,說:“刀劍豈能永遠殺人呢?你豈不知長久下去必有苦楚嗎?你要等到什么時候才叫百姓回去,不追趕弟兄呢?”約押說:“我指著永生的上帝起誓,你若不說戲耍的那句話,今日早晨百姓就回去,不追趕弟兄了?!庇谑羌s押吹角,民眾就站住不再追趕以色列人,也不再打仗了。押尼珥和跟隨他的人,整夜經過亞拉巴,過約旦河走過畢倫,到了瑪哈念。
約押追趕押尼珥回來,聚集民眾,見大衛的仆人中缺少了十九個人和亞撒黑。但大衛的仆人殺了便雅憫人和跟隨押尼珥的人,共三百六十名。眾人將亞撒黑送到伯利恒,葬在他父親的墳墓里。約押和跟隨他的人,走了一夜,天亮的時候到了希伯崙。
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許久,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
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的時候,押尼珥在掃羅家大有權勢。掃羅有一妃嬪,名叫利斯巴,是愛亞的女兒。一日,伊施波設對押尼珥說: “你為什么與我父的妃嬪同房呢?”押尼珥因伊施波設的話,就甚發怒,說:“我難道是猶大的狗頭嗎?我恩待你父掃羅的家和他的弟兄、朋友,不將你交在大衛手里,今日你竟為這婦人責備我?我若不照著耶和華起誓應許大衛的話去做,廢去掃羅的位,讓他治理以色列和猶大,愿上帝重重地降罰與我。”伊施波設懼怕押尼珥,不敢回答一句。
押尼珥打發人去見大衛,對他說: “這國歸誰呢?”又說:“你與我立約,我必幫助你,使以色列人都歸服你?!贝笮l說:“好,我與你立約,但有一件,你來見我面的時候,若不將掃羅的女兒米甲帶來,必不得見我的面。”大衛就打發人去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說:“你要將我的妻子米甲歸還我。他是我從前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聘定的。”伊施波設就打發人去,將米甲從拉億的兒子、她丈夫帕鐵那里接回來。米甲的丈夫跟著她,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巴戶琳。押尼珥說: “你回去吧?!迸凌F就回去了。
押尼珥對以色列長老說:“從前你們愿意大衛作王治理你們,現在你們可以照心愿而行,因為耶和華曾經說過: ‘我必借我仆人大衛的手,救我民以色列脫離非利士人和眾仇敵的手?!毖耗徵硪灿眠@話,說給便雅憫人聽。又到希伯崙,將以色列人和便雅憫全家一切所喜悅的事,說給大衛聽。押尼珥帶著二十個人,來到希伯崙見大衛,大衛就為押尼珥和他帶來的人,設擺筵席。押尼珥對大衛說:“我要起身去召集以色列眾人來見我主我王,與你立約,你就可以照著心愿作王?!庇谑谴笮l送押尼珥去,押尼珥就平平安安地去了。
約押和大衛的仆人,攻擊敵軍帶回許多掠物。那時押尼珥已不在希伯崙大衛那里。約押和跟隨他的全軍到了,就有人告訴約押說:“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來見王,王送他去,他也平平安安地去了?!奔s押去見王說: “你這是做什么呢?押尼珥來見你,你為何送他去,他就蹤影不見了呢?你應當曉得,押尼珥來是要誆哄你的,要打聽你的行蹤和你所行的一切事?!奔s押從大衛那里出來,就打發人去追趕押尼珥,在西拉井追上他,將他帶回來,大衛卻不知道。
押尼珥回到希伯崙,約押領他到城門的甕洞,假作要與他說機密話,就在那里刺透他的肚腹,他便死了。這是報了殺他兄弟亞撒黑的仇。大衛聽見了,就說:“流押尼珥的血,在耶和華而前這罪必永不歸我和我的國。愿流他血的罪歸到約押和他全家的頭上。又愿約押家不斷有患漏癥的、長大麻瘋的、架拐而行的、被刀殺死的、缺乏飲食的。”
大衛吩咐約押和跟隨他的眾人說:“你們當撕裂衣服,腰束麻布,在押尼珥棺前哀哭?!贝笮l王也跟在棺后。他們將押尼珥葬在希伯崙。王在押尼珥的墓旁放聲而哭,民眾也都哭了。王為押尼珥舉哀,說:“押尼珥為什么竟像愚頑人一樣死去呢?你手未曾捆綁,腳未曾鎖住,你死如人死在罪孽之輩手下一樣?!庇谑敲癖娪譃檠耗徵戆Э?。日頭未落的時候,民眾來勸大衛吃飯,但大衛起誓,說:“我若在日頭未落以前吃飯或吃其他東西,愿上帝重重地降罰與我。”民眾知道了就都喜悅。凡王所做的,民眾無不喜悅。那日以色列民眾才知道殺尼珥的兒子押尼珥,并非出于王意。王對臣仆說:“你們豈不知今日以色列人中,死了一個作元帥的大丈夫嗎?我雖然受膏為王,今日還是軟弱。這洗魯雅的兩個兒子比我剛強。愿耶和華照著惡人所行的惡報應他?!?br>
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聽見押尼珥死在希伯崙,手就發軟。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有兩個軍長,一名巴拿,一名利甲,是便雅憫支派比錄人臨門的兒子。比錄也屬便雅憫。比錄人早先逃到基他音,在那里寄居,直到今日。
一日,比錄人臨門的兩個兒子,利甲和巴拿出去,約在中午的時候,到了伊施波設的家,伊施波設正睡午覺。他們進了房子,假作要取麥子,就刺透伊施波設的肚腹,將他殺死,割了他的首級,拿著首級在亞拉巴走了一夜。將伊施波設的首級拿到希伯崙見大衛王,說:“王的仇敵掃羅,曾尋索王的性命,看哪,這是他兒子伊施波設的首級,耶和華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后裔的身上報了仇。”大衛對比錄人臨門的兒子利甲和他兄弟巴拿說:“我指著救我性命脫離一切苦難的、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從前有人報告我說,掃羅死了,他自以為報好消息。我就拿住他,將他殺在洗革拉,這就作了他報消息的賞賜。何況惡人將義人殺在他的床上,我豈不向你們討流他血的罪,從世上除滅你們呢?”于是大衛吩咐少年人將他們殺了,砍斷他們的手腳,掛在希伯崙的池旁。卻將伊施波設的首級,葬在希伯崙押尼珥的墳墓里。
以色列眾支派來到希伯崙見大衛,說:“我們原是你的骨肉。從前掃羅作我們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華也曾應許你說,你必收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于是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崙見大衛王,大衛在希伯崙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大衛登基的時候年三十歲,在位四十年,在希伯崙作猶大王七年零六個月。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猶大王三十三年。
以色列國王掃羅戰死沙場以后,南方的猶大部落要求大衛回到希伯崙并推他為王。猶大人衷心地擁戴自己部落的英雄,雖然大衛在掃羅時代受到追捕,并且被迫流亡國外,但大衛在本部落受到外族攻擊時保護它,而且同本部落的人分享戰勝亞瑪力人的戰利品。在猶大部落中,再沒有人比大衛威望更高的了,而大衛確也堪當猶大部族的領袖。在大衛做猶大人王的7年半時間里,他勵精圖治,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由他姐姐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做元帥。大衛在長期的流亡生活中體會到,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國家的安全就不會得到充分的保障。大衛厲兵秣馬還有另一番深意,他想統一南方的猶大部族和北方的以色列部族,從而建立起大一統的猶大·以色列聯合王國。
在約旦河北岸,北方的以色列部族在掃羅的元帥押尼珥的支持下,宣布立掃羅的第四個兒子伊施波設為王。伊施波設不像他那三個英勇善戰的哥哥,他怯懦無能,大權實際上落到了元帥押尼珥的手中。掃羅在世期間,大衛對爭奪王位有所顧忌,一是因掃羅威望高;二是掃羅是撒母耳代表耶和華膏他為王的,是王位的合法占有者,任何人反對他都會有篡位的罪名;三是掃羅是便雅憫族人,受到北方十個部落的支持,代表了北方以色列人的利益。如今,這些障礙大部不復存在了,掃羅已死,祭司們已經站在大衛的一邊,但如何爭取北方部族的民心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這是大衛建立聯合王國必須正視的問題。
在最終建立聯合王國之前,實際上南方的猶大人和北方的以色列人進行了殘酷的內戰。內戰是在耶路撒冷西北的一座城市基遍爆發的,當時猶大軍隊在元帥約押的率領下與以色列元帥押尼珥率領的軍隊狹路相逢。在正式的戰事之前,先進行了一對一的廝殺,由北方軍隊出12名勇士與南方軍隊的12名勇士決斗,決斗進行的非常激烈殘酷,24名勇士全部陣亡。由于戰況如此慘烈,所以那個決斗場就命名為希利甲哈素林,意思是刃血的土地。隨后兩軍大戰,結果,猶大軍隊大獲全勝。戰爭的結果,以色列人陣亡的人數是猶大人的18倍,但猶大元帥約押的弟弟亞撒黑在追趕以色列元帥押尼珥時被殺。
在猶大部族和以色列部族的爭戰中,大衛的軍隊不斷取得勝利,而伊施波設的軍隊不斷遭受敗績,軍事上的失利,造成了以色列國政局不穩,權傾朝野的元帥押尼珥也感到自身的地位在慢慢動搖。此時,押尼珥與掃羅的嬪妃同房的事被伊施波設覺察,他就責問押尼珥。按照規矩,只有王位繼承人才有權占有先王的嬪妃,押尼珥的行為無異于篡位。在伊施波設的責問下,押尼珥無言以對,于是不禁惱羞成怒,他提醒伊施波設,是他把他扶上王位的,甚至賭咒發誓說大衛必將戰勝以色列而統領天下。伊施波設得罪不起押尼珥,只能一言不發。說出的話像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押尼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使者去見大衛,答應幫助大衛取得以色列部眾的歸服,但必須與他立約,有傷害他的生命和保護他的財產。大衛對送上門來的禮物喜不自禁,以色列君臣的不和使他建立聯合王國的夢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在他建立聯合王國的過程中,要爭取北方民族的支持,再沒有比驍勇善戰的押尼珥更合適的人選了。大衛同意了押尼珥的請求,但附帶提出了一個條件: 以色列必須歸還他原先的妻子、掃羅的女兒米甲,那是掃羅乘大衛顛沛流離之時強迫她改嫁另一位丈夫帕鐵的。大衛雖然已經另外有了兩個妻子,一個叫亞希暖,一個叫亞比該,并且亞比該還受到大衛的寵愛,但大衛對第一個妻子米甲仍然不能忘懷,她是他用100名非利士人的陽皮聘定的,并且她曾幫助他逃離了千鈞一發的險境。這個附帶條件對權傾一時的押尼珥當不是什么難事,盡管米甲的丈夫哭哭啼啼,大衛仍然能夠如愿以償。
祭司們早已認定只有大衛才是他們利益的忠實維護者,他們在掃羅時代受過屠戮,因此,也并不認真支持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因此押尼珥說服長老的工作并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押尼珥和北方各部落的長老來到了希伯崙來見大衛,這實際上是北方部族表示承認大衛為王的開始。大衛為他們大擺筵席,席間押尼珥提出要召集以色列人中有威望的人來見大衛,正式立約后,大衛就可以成為猶大·以色列聯合王國的國王了。
由于押尼珥的反水,大衛實際上兵不血刃就解決了統一問題,這當然是好事。但猶大部族中也有反對的,代表人物就是元帥約押。約押怕統一過程中押尼珥功勞過大,日后會分他權柄,另外他還有殺弟之仇未報。約押就瞞著大衛,將他騙回來,趁其不備將他殺害了。大衛對這種謀害一無所知,當他得到消息時,木已成舟了。在統一大業即將大功告成之時,約押的行動只能引起以色列人的疑忌。大衛不僅是久經沙場,英勇善戰的勇士,而且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他知道以色列國家分裂的原因是南北部族間的長期對立,出身于南方猶大部族的他,必須想方設法獲得北方以色列部族的好感,獲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因此,他差使者向安葬掃羅的基列雅比人表示感謝,并且將他為掃羅祭奠和處死殺了掃羅的亞瑪力人的事跡廣為傳播。這次約押私自殺害了對統一有功的押尼珥,這引起了大衛極大的憤怒,因為約押使他與押尼珥所訂立的約定成了一紙空文。他發了最重的誓,詛咒約押及約押全家。他說:“流押尼珥的血,在耶和華面前這罪必永不歸我和我的國。愿流他血的罪歸到約押和他全家的頭上。又愿約押家不斷有患漏癥的、長大麻瘋的、架拐而行的、被刀殺死的、缺乏飲食的。”
大衛又吩咐約押和他的親信撕裂衣服,腰束麻布,在押尼珥的棺前哀哭。大衛也親自參加葬禮,并為押尼珥舉哀。大衛在日落以前還拒絕進食。大衛的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說明,殺死押尼珥不是出自他的本意,他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這對于繼續爭奪以色列民眾的支持是很重要的。按大衛當時的心情,他恨不得將約押馬上治罪,但約押是一名出色的統帥,戰功顯赫,又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大衛不能馬上動手除掉他。不過,大衛對臣仆的話中已顯示了對約押的不祥之兆:“你們豈不知今日以色列人中,死了一個作元帥的大丈夫嗎?我雖然受膏為王,今日還是軟弱。這洗雅魯的兩個兒子比我剛強。愿耶和華照著惡人所行的惡報應他。”作臣下的竟然能比受膏為王者“剛強”,約押的日子就不會很好過了。
約押也不是一個等閑的人物,他一生的經歷極為復雜,幾乎所有的國家大事留下了他的影響。繼刺殺了以色列元帥押尼珥之后,他又殺了誤了軍令期限的猶大元帥亞瑪撒和大衛反叛的兒子押沙龍,并且和祭司長亞比亞他一道陰謀立亞多尼雅為王,做大衛的繼承人。大衛生前不得不重用約押,因為他要利用約押的才干,但是,大衛記住了約押干的事,他對約押是如此耿耿于懷,在生前沒有機會除去他,臨終還要給所羅門留下遺命,“不容他白頭安然下陰間”,絲毫沒有《圣經》上所提倡的“寬恕”精神。所羅門最終執行了大衛的遺囑,即便約押逃到了有避難權的耶和華的神殿,終難逃血光之災。
押尼珥一死,以色列人就亂了方寸,因為本來就是押尼珥撐住以色列的半壁江山。伊施波設在午睡時被人刺死,從而掃清了南北統一的最后障礙。但大衛認為,凡是敢于殺王的都是弒君者,也都應該從肉體上加以消滅。從前對殺掃羅的亞瑪力人是如此,如今對殺了他政敵伊施波設的利甲和巴拿也是如此。大衛將伊施波設的首級,葬在希伯崙押尼珥的墳墓中,這也同樣是一個姿態,借以討好北方的以色列部族。
以色列眾支派的長老來到希伯崙一致擁戴大衛為以色列王。這樣,希伯來民族在歷史上就第一次在同一位王的統治之下了。大衛從擊斃歌利亞起,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奮斗,終于成就大業,如愿以償。大衛為王后,又不斷建立殊勛,他打敗了非利士人,奪取了耶路撒冷并在此建立都城,同時將上帝的約柜運到耶路撒冷,把它建成了神圣的宗教中心。他還向外擴張,擴大以色列的疆域,他征服了摩押人、艾多米人、亞捫人,占領了敘利亞的一部分。大衛還對國家政治制度、軍事組織、宗教禮儀進行了整頓和改革,終于建立了強大的以色列國家。以色列人的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年代,是和大衛的名字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
上一篇:《基督教文學·《圣經·后典》·多比行善事》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大唐三藏圣教序》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