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仆》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德國】 亨利希·曼
亨利希·曼(1871—1950),德國作家、政論家,托馬斯·曼的哥哥。1931年被選為普魯士藝術科學院主席。1933年納粹上臺后,他的作品被焚毀,國籍被開除,被迫流亡于法國和美國,成為德國流亡作家的領袖。1949年被選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主席。1950年啟程回國前,在美國病逝。一生共創作19部長篇小說,55部中、短篇小說,11部劇本及大量的政論文。代表作品是《垃圾教授》、《臣仆》和《亨利四世》。
《臣仆》(1911—1914)是《帝國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兩部是《窮人》、《首腦》)。作品通過對赫斯林的描寫,反映出了德意志帝國的一切臣仆們所具有的那種在強者面前是奴才,在弱者面前是暴君的性格特點。
狄德利希·赫斯林是奈澤西市一家紙廠老板的兒子。他從小就害怕比自己強的人,在這些人面前他是懦弱的,甚至別人打他時,也只是哀求:“別打脊梁,那容易落殘疾。”而另一方面,他又特別喜歡在弱者面前擺出一副強者的姿態,盡情地大耍威風。文科中學畢業后,他被送到柏林的大學學習化學。在柏林,他時常到父親的老友戈培爾先生家作客,認識了他的女兒阿格妮斯。他十分樂意同她接近,但卻又不時地裝出一種對她毫不在意的樣子。第二個學期,他就斷絕了與她全家的來往。這時,他經人介紹加入了一個大學生團體——“新條頓社”。這個學期的大部分時間,他都是與社員們一起在酒館里度過的。放假到家,恰好趕上父親咽氣。回到柏林,他進兵營開始服一年的兵役。刻板的軍營生活令他苦不堪言,但同時又給了他一種興奮感。他在一次跑步時把腿摔壞了,通過熟人的幫忙,他離開了軍隊。經過四個星期的閉門讀書,他以挑戰的姿態來到了酒友們的面前。他吹噓自己是因公致傷而退伍的,這換得了大家的贊賞。
1892年2月,柏林的失業工人們多次舉行示威游行。26日這一天,夾在人群中看熱鬧的赫斯林見到了威廉皇帝。他越過了警察的兩道防線,獨自一人跑到了皇帝的馬前,向他表示狂熱的效忠。他還不小心跌倒在一個水坑里,這逗得皇帝哈哈大笑。在回來的路上,他遇見了阿格妮斯,他們已有三年不見了。兩人到了他的住處,隨即發生了關系。送走了她以后,他覺得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星期日,他又跨進了阿格妮斯的家門,大家對他的態度比以前親近多了。于是,他不禁又有點飄飄然了。此后,他經常在住所與她見面。5月份的一個晚上,他的一位老鄉沃爾夫岡·布克先生來找他。當他們高談闊論時,阿格妮斯躲在暗室里幾乎要悶死了。那人走后,他并沒有對她表示出應有的愛意。他近來害怕自己是落入了一個圈套。因為戈培爾先生的買賣一蹶不振。當他的論文快完成時,他們到鄉下住了一段。回來后,他有好幾個星期都不再見她,而且還搬了家。他的博士論文通過的那天晚上,戈培爾先生找到了他,求他與阿格妮斯結婚,但他堅決地拒絕了。事后,他認為這件事處理得十分完滿,這標志著自己的性格已成熟。于是,他決心回老家去大干一番,做一個時代精神的先驅。
在回家去的火車上,他遇到了沃爾夫岡·布克先生的未婚妻古斯特·戴姆斯小姐。她新近繼承遺產而成了百萬富翁,這使他又敬佩又吃驚。一到家,他就來到工廠給工人們訓話,他要求工人們絕對服從他的領導,并且不許與社會民主黨來往。第二天,他去拜望了城里的幾個顯赫人物。老布克先生對他非常熱情,并主動提出為他的工廠的擴建助一臂之力。他想,現在還是應該同老頭搞好關系,等自己更有力量了,非讓這個自由黨人倒霉不可。他在市長家認識了與他政治觀點相同的檢察廳陪審員雅松達,又通過他而結識了齊利希牧師。晚上,三個人一起去喝酒時,區司令部哨兵打死了一名工人。圍繞這一事件的性質問題,他們和另外幾個人從事故現場一直吵到酒館,結果對方的人一個個溜走了。乘著酒興,他提議給皇帝發一份效忠電報。從郵局出來,他給了《奈澤西日報》主編諾特格羅申一封自己偽造的皇帝給那個哨兵的嘉獎電報。第二天,兩份電報全見了報,但人們紛傳皇帝并沒來過電報,他惶惶不安起來。當他到家拿起皇帝閱讀的惟一報紙——柏林的《地方新聞》時,發現上面登有那份電報。第二天,報上又登了哨兵受獎的消息。看來是皇帝把他的話當成自己的話了。他的情緒又高漲起來,家人和工人見了他連大氣都不敢出了。
那天晚上在酒館里,赫斯林曾引誘工廠主勞爾說了一些對皇帝不恭不敬的話。懷有個人野心的雅松達以誹謗罪對勞爾提出公訴,那天在場的人全成了證人。人們把赫斯林看成了告密者,都不再搭理他,他的生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開庭時,他依然受到大家的冷待。當他第一個出庭作證時,他的證詞是含糊的。狡猾的雅松達運用各種手段使審理向不利于被告的方向發展,于是他要求再次發言。他一面咬定被告是有罪的,一面表白自己對皇上的耿耿忠心。他的一番富有煽動性的演說使得被告被判刑成了不可改變的事。審理結束后,他被祝賀的人圍住了。戴姆斯向他丟來了飛眼,政府專員馮·武爾科夫先生對他發生了興趣。最后,勞爾被判處6個月的徒刑。由于受到武爾科夫的重視,他的生意開始興隆起來,退伍軍人協會也向他敞開了大門。在歡迎他入會的晚會上,他又編造了一段皇帝的話。第二天,這話又登上了《奈澤西日報》,《地方新聞》當晚就轉載了。
赫斯林出名以后,他的兩個妹妹應武爾科夫太太之邀,在她創作的一部戲中擔任角色。一天,他的母親說布克和戴姆斯可能是同父異母的兄妹。經過一番思忖,他把這一驚人的消息傳了出去。到那部戲公演時,布克和戴姆斯成了場內觀眾議論的中心人物。布克對這種議論根本不在乎,而是樂于和赫斯林爭論政治問題,這使他很傷心。看戲時,武爾科夫授意他參加市議會競選。第二天,他找來了自己的雇員,本城社會民主黨的領袖之一拿破侖·菲舍爾。經過討價還價,菲舍爾答應幫忙。他又去找了老布克,成了自由黨的競選人。最后,他和菲舍爾攜手進了市議會。他在議會中的表現,贏得了《地方新聞》的贊譽。
這天,他去拜訪了專員。兩人商定相互支持,以打垮各自的對手。他還告訴專員,他想把家里的地皮賣了,以便市政府建一座威廉皇帝紀念像。他建議專員先把地皮買下,以防有人趁機投機。不料,專員立即義正辭嚴地臭罵了他一頓,弄得他尷尬萬分。不久,布克解除了與戴姆斯的婚約,他抓住機會得到了這個女富翁。舉行婚禮的那一天,他被迫以很低的價錢把地皮賣給了專員的表兄。專員給他的補償是讓買地的中間人在他的婚禮上把一枚四級王冠勛章掛在了他的脖子上。這下他再也沒有什么可抱怨的了,而是充滿了一種無法言說的幸福感。
他們剛到新婚旅行的第一站蘇黎世就傳來了皇帝訪問意大利的消息。他馬上帶著妻子趕到羅馬,當起了皇帝的義務侍從。由于他的頻頻出現,引起了皇帝的注意,皇帝對他微笑了一下。這個忠心的臣仆簡直飄飄欲仙了。回到家后,他馬上投入到了競選國會議員的戰斗之中。他組織的保皇黨和社會民主黨聯手擊敗了自由黨,拿破侖·菲舍爾成了國會議員,而老布克卻在政治和經濟上徹底地完蛋了,他成了人們厭惡和可憐的人。不久,赫斯林兼并了另一家造紙廠,并通過放債而在經濟上控制了老布克。他更加地飛黃騰達,有權有勢了。他被推舉為威廉一世皇帝紀念像籌建委員會主席。這樣,在紀念像揭幕儀式上致詞的光榮任務也落在了他的身上。遺憾的是,一場突如奇來的大暴雨攪散了盛大的慶典,主席先生只好鉆在講臺下避雨。這天傍晚,他像一個魔鬼似地來到老布克面前,看著他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上一篇:《老實人》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舅舅的夢》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