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階級上天堂》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71 彩色片 120分鐘意大利歐洲國際影片公司攝制
導演:埃里奧·佩特里 編劇:埃里奧·佩特里 盧易季·庫維勒 攝影:盧易季·庫維勒 主要演員:姜·瑪麗婭·伏龍臺(飾盧盧·馬薩) 瑪麗安杰拉·梅拉托(飾麗迪婭) 季諾·貝爾尼契(飾工會工作者) 薩爾沃·朗杜諾(飾工會主席) 瑪世塔·阿爾貝蒂尼(飾米莉蒂娜)
本片獲1971年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劇情簡介】
盧盧·馬薩是個30歲的工人,高高的個頭,貌似強壯,但實際上,身體內已潛伏著某種疾病。
每天清晨鬧鐘一響,盧盧便睡眼惺忪地起床,匆匆地吃完早餐趕到工廠去上班。在工廠里,他爭分奪秒,拼命工作,被人稱為“斯塔漢諾夫”。他的模范行為和高效率的工作精神自然受到工廠老板的表揚,但與此同時卻也引起了同事們的反感。
每晚回到家里,他已精疲力竭,連和他的女友麗迪婭(理發師)做愛的力氣都沒有了。工作之余,他惟一的愛好便是看電視轉播的足球賽或猜謎游戲。為此,麗迪婭常常抱怨他沒有做愛的欲望。他辯解,他想做愛時她又不在身旁,比如工廠午休時。確實,他對廠里的一個名叫米莉迪娜的女工頗有好感。吃午飯時經常和她在一起。
盧盧也朦朧地意識到,這樣每天像瘋子似地干活,似乎沒有什么意義,但面對金錢的誘惑,他沒有勇氣拒絕加班加點。
他去瘋人院探視一位老工友。后者癡呆瘋傻的模樣,使他傷感和沮喪。實際上,瘋人院預示著,那兒是他未來的歸所。
在一次工傷事故中,盧盧失掉了一個手指頭。工人們在工會領導下,組織了一次抗議示威游行,要求工廠實施有效的安全措施。與此同時,大學生們也聚集在工廠的門口,大喊大叫,散發傳單,要求工人們無限制地罷工下去。大學生們的行為和口號與工會的斗爭策略相沖突。工會要求工人派出代表,坐下來同工廠老板談判。盧盧這時也迷惑了:一邊是工會的調解政策;另一邊是大學生們的“將罷工進行到底”的強硬政策。最后,他走向了極端,跟著大學生們一起呼喊。晚上,他甚至將激進的大學生們帶回家,把家里的食品都拿出來,供他們吃住。他的女友麗迪婭站在老板的一邊,不同意他這種極端做法。一氣之下,麗迪婭離開了他。此時,他同大學生們一起,迷惘地聽著他們那些空洞的革命口號。他原來已經支離破碎的生活使他更加迷惑。他同妻子分居后,兒子跟母親生活在一起,他每月按期給兒子生活費但卻沒有機會跟他呆在一起。現在又同麗迪婭產生了分歧,他真不知出路在什么地方。在大學生們組織的示威游行同警察發生沖突時,他又表現得很激進,終于被工廠開除。他失業了,孤單單地不知所措。他曾經期待過的大學生們也棄他而去。他的工友們和工會工作者聯合起來,積極進行斗爭,迫使廠方又恢復了盧盧的工作,但這時的盧盧已處于精神崩潰的邊緣。他又回到了機器旁。看著周圍的工人們像機器人似地在流水生產線上快速工作,他近乎眩暈。他一邊工作,一邊高聲地說:他在夢中看到一堵墻,墻那面是一片潔白如雪的世界,那里便是天堂……伴隨著機器的隆隆聲,他的話被工人們一個個地傳下去,好似一首走調的歌。
【鑒賞】
《工人階級上天堂》是意大利著名導演佩特里在70年代意大利 “政治電影”方興未艾時攝制的。影片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從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現實到工會斗爭的方向,從激進的學生運動到工人的思想迷惘等等。可以說,影片鮮明地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征。
盧盧是個普通工人。他不知疲倦地工作,因為在月終當他拿到鼓鼓的工資袋時,他感到心滿意足。用這筆錢,他要支付兒子的生活費,還要滿足他那愛虛榮、愛打扮的女友麗迪婭。可是他又沒有主見,聽到大學生們的“一切政權歸無產階級”、“打倒資本家”的口號時,他又動搖了。當女友離開他后,他倍感頹唐,不知所措。他怕看到妻子蔑視的眼光,也怕兒子拒絕他。他找到工廠的女友米莉蒂娜,同她在汽車里做愛,但仍無法排遣他內心的憂慮。工友們的意見他也聽不進去,最終為激進的學生思潮所左右。實際上,影片正是通過盧盧這一人物日常生活的再現,令人信服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一代人的思想現實:一方面,他們受革命的神話影響;另一方面他們又抵制不住資產階級福利主義的誘惑。另外,影片所反映的工會和學生運動的沖突,對工會提出的高效率生產口號的責備,更是引起了當時人們的普遍爭論。
影片在意大利和歐美上映后,影評界對它總的來說是肯定的。主要是它與一般表現工人的影片不一樣,沒有概念化的傾向。法國影評家迦斯東·霍斯特認為,影片有三個明顯特征或者說優點:首先是它比較真實地表現了工人的生活和勞動環境(如影片中的流水線生產,集體討論罷工問題,勞動事故,與糾察隊的沖突場面等);其次是影片比較準確地表現了工人的氣質(如革命的勇氣和笨拙,工會工作者對一般工人的蔑視等等);其三是,影片比較準確地表現了主人公的心理狀態,作者巧妙地表現了他的實際心理活動和足以補充這些心理活動的戲劇因素。作者以流暢的手法去表現工人的復雜心理問題和復雜的生活環境,不論是工會工作者,極“左”分子還是老板都沒有被漫畫化,臉譜化。
《工人階級上天堂》(片名本身具有極大的諷刺意義)是導演在1970年攝制《對一個不受懷疑的公民的調查》后,繼續使用電影這一手段去剖析當代人心理狀態的又一嘗試。在上一部影片里,他探索了上層政治領域里,掌權人無惡不作,互相包庇的扭曲心理狀態。而在這部影片里,他則探索了另一個階級——工人階級的心理狀態。兩部影片的主人公都是由杰出的意大利演員姜·瑪麗婭·伏龍臺扮演的。如果說,在上一部影片里,為了突出政治色彩,他所扮演的警官形象或多或少帶有夸張和臉譜化的痕跡,那么,在這部影片里,他把盧盧這一工人形象演得真實可信,有血有肉。如他拿到工資袋后的滿臉喜悅,罷工后手頭缺錢時一臉的無奈以及在失業后的焦慮、神經幾乎錯亂等等,他都表演得惟妙惟肖,使許多人從他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上一篇:《小薇拉》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影子武士》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