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五木寬之·青春之門——(筑豐篇)》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五木寬之(1932— ),原名松延寬之,(1970)出生于日本的福岡縣。出生后不久,便隨做教師的父母渡海到朝鮮。童年和少年時代,他是在朝鮮度過的。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五木寬之回到日本九州,那一年他15歲。五木寬之從小就喜愛閱讀文學作品,尤其喜歡果戈理等人的作品。1952年,他入學于東京早稻田大學俄文科。那時,他大量閱讀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高爾基等俄蘇作家的名著,受俄蘇文學的影響極深。在上學期間,他的生活很艱難,常常因付不起房租而在神社過夜,因此一直半工半讀。他當過裁紙工、服務生,甚至還曾賣過血。但是,經濟仍困難,不得不中途退學。1957年至1964年,他做過三流報紙《交通日報》的總編輯、廣告雜志編輯,還為唱片公司的歌曲作過詞。1965年,他辭掉所有工作,到蘇聯、北歐等地旅行,回國后,開始執筆創作。1966年,他創作的第一篇小說《再見吧,莫斯科的流氓》,獲得第六屆現代新人獎。從此,創作激情有如泉涌,連續發表長短篇小說和隨筆24篇。1967年,他創作的《看,那灰色的馬》,獲第五十六屆直木文學獎。到了1972年,他寫作不到七年的時間,就在文藝春秋出版社出版了24卷《五木寬之作品集》。他還被聘為直木文學獎的評委。新出版的日本文學史將其列為當代大眾文學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尤受許多中老年婦女喜愛。其主要作品有《青年奔向荒原》 (1967)、《朱鷺墓》 (1969—1971)等。
內容概要 在日本九州有一座山,叫香春岳,伊吹信介從兒時起,就喜歡眺望這座山。信介沒見過母親,他出生的第二年,生母死了。他覺得繼母多枝強于親生母親。這一帶男子粗曠慓悍,被稱作“河魂氣質”。女人也崇尚勇敢和力量,多枝正是這樣的女人。信介的父親重藏是礦山的年輕頭領,因與暴力組織頭目塙龍五郎爭奪多枝,而結了仇,經常聚眾斗毆。重藏曾被龍五郎用刀砍得象塊破布,可他也把龍五郎胳膊打折。在這豪爽的礦工中,伊吹信介漸漸長大,他記得父親背后皮膚上刺了一個大蜘蛛,人稱“上爬的蜘蛛”。信介每晚睡覺,要緊摟多枝。一夜,他佯裝睡著,聽見了父親與多枝的親熱……那一夜,他永生不會忘記。5歲那年,父親死了。那時。父親一伙人正準備與龍五郎一伙人打群架,可他聽說龍五郎手下的礦工被水堵到了礦井里就對龍五郎說: “打架的事以后再說。”然后,帶著炸藥,潛入礦井把礦工們救上來了,重藏卻死了。這之前,他曾讓龍五郎關照多枝和信介。憲兵來抓人時,龍五郎逃往了中國東北。信介的鄰里中,有個叫牧織江的小女孩,與信介要好。信介與織江玩時,出于對女孩的身體好奇,而把一顆掉了的牙塞入織江體內。信介干了這事很害怕,逃上可怕的矸石山,在山上他極度恐怖,而這時多枝尋到了他。礦上有許多朝鮮人。一次,信介和同學欺侮一個朝鮮少年而挨了多枝的打,于是,信介去找朝鮮少年單獨較量。在朝鮮人的村里,他見到了金朱烈,這個朝鮮青年,曾是當年重藏以命救出的礦工之一。從此,金朱烈常到多枝家,不久,戰事告急,金朱烈被征了兵上了前線。日本戰敗了,金朱烈回來,他成了共產主義者。與此同時,龍五郎也從中國東北歸來了。信介上了初中,認識了早竹老師。這時,多枝身體不好了,金朱烈鄙視地賴頭子龍五郎,龍五郎也討厭金朱烈的共產主義宣傳。一天,信介想退學,去找龍五郎要活干,路上與小流氓打架,便向龍五郎借槍要報仇。龍五郎則對信介講了許多當地賴的道理。那天龍五郎騎摩托車送信介回家,信介被摔傷了,然而,也就是從這一天起,他竟成熟起來。有人被殺了,金朱烈受到懷疑而遭逮捕。龍五郎盡了很大力量,卻無法救出金朱烈。信介退了學,到龍五郎處干活,龍五郎送他一輛摩托車,并讓手下人長太教信介學開車。多枝病情越來越重。信介在塙組學會了手淫,他感到可怕,回到母校告訴了早竹老師,早竹卻說這沒什么,男孩子都要經歷這個時期。不久,信介復學轉入別校,在這里結識了美麗而又開放的梓旗江老師,他被梓老師的女人氣息迷住了。可他發現,梓老師與一個他討厭的男老師干那種事。信介要上高中時,梓老師辭了工作要去東京,臨別告訴信介,等你上了大學,我們就可象成年男女般交往了。龍五郎被據說門映會的人打傷,長太報仇,被擒。龍五郎的叔叔領信介去救,信介看到了龍五郎的叔叔那種勇敢機智的精神,這就是信介父輩的當年那種精神呵! 信介又去找了一次織江,織江已當上了酒吧女招待,她受盡了男人的侮辱,于是,出于同情,夜里信介對織江付出了男人的愛……梓老師給信介郵來了一塊表,信介又懷念起梓老師來。他報考了東京早稻田大學,本來,他沒有報什么希望,卻意外地收到了錄取通知書。然而,這時多枝的病更重了,處于危險之中,信介趕到醫院看望多枝,他認為是因自己考上了大學母親才遭殃的,于是心里祈禱著:如果有可能,取消自己的錄取,換回多枝的健康。龍五郎也趕來了,情緒異常激動,他一輩子都在深愛著多枝。多枝到底去世了,信介卻沒感到特別哀痛,多枝為他辛勞一生,而信介并沒哭天悲地,多枝的死在他心靈深處靜靜地沉伏著。現在,他無牽無掛孑然一身了,父親歿了,母親謝世,在故鄉筑豐,他沒有一個親人了。母親逝后,信介對龍五郎表示,他要獨自在東京闖蕩,再不要龍五郎的接濟了,而要自食其力地干。龍五郎卻不同意,他說自己早已把信介看成了兒子,只要還有余力,就要照看信介。一天深夜,龍五郎睡熟了,信介輕手輕腳來到龍五郎身邊,從龍五郎枕畔的骨灰罐里取出多枝的一些碎骨,用手帕包上,然后向沉睡中的龍五郎默默告別了。他戴上梓老師郵來的那塊手表,不辭而別了。他已下了決心,從到東京那天起,就要自力更生地生活,哪怕多上幾年學。他還不知自己將來會干什么,卻要尋覓一個得以性命和血肉,以全部熱情為之拼搏的事情。信介走了,他騎上龍五郎的摩托車,準備在市里賣掉它當作進京的盤纏。他穿過了拂曉前的街道,故鄉的黎明如詩如畫。他在兒時獨自去過的矸石山下停下車,回首四望,自言自語:“龍五郎先生、長太大哥、早竹老師、織江、金先生,你們都等著我,兩年后我要回到這兒,我不知到那時,自己會是什么樣的人。”離開故鄉前,他感慨無限,這埋葬著他的父親,還有剛剛死去的多枝。這兒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屋、土地,甚至沒有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親屬。然而,他頑固地感到,這里永遠有一種難以斷開的東西,將他和這片土地緊緊紐結在一起。在這里,他走過了童年和少年的路。而離開這里,他卻要飛速接近一個人一生只能通過一次的門——青春之門。
作品鑒賞 五木寬之在《青春之門》這部作品中,著重刻劃的是人生, 也就是主人公伊吹信介在九州筑豐的礦山里的成長經歷。信介飽經生活的坎坷,以及情山欲海的磨難,度過了童年與少年的時光。在這片土地上,父輩們的勇猛頑強,俠義好戰,還有繼母以及兒時女朋友的至誠至愛的人間溫暖,對他的熏陶,這一切,構成了他獨特的人生和獨特的性格。信介有一個受人尊重的父親,綽號“上爬蜘蛛的阿重”,他是礦山青年們的首領,曾赤手空拳身受二十多處刀傷,從暴力團伙頭目塙龍五郎手中,奪走了飯店女招待多枝。父親在眾人心目中是英雄,在信介心目中也是英雄,他渴望做父親那樣的人,然而他注定無法成為父親那樣的人。因為,父親過早地離開了人世,而伊吹信介,在更多的時候,是與體貼他、關懷他的多枝在一起。女人的那種溫暖氣息,時時感染著他。這使他無法變得象父親一樣果敢,卻只能使他一方面內心世界很復雜,另一方面,對異性有一種神秘感和親近感。盡管多枝在女性中算得上一個堅強的人,可她畢竟是女性,她對信介那強于生母的關懷,使信介不能成為具有“河魂氣質”的男人。然而,信介身上畢竟流著父親的血,因此,他既想成為堂堂的男兒,又有著一股女兒情。兒時他目睹了父親與多枝“親密”行為,于是,他一生中,始終把多枝既看成是母親,又看成是“女人”,在少年時,他便產生了性的困惑。對信介生活產生影響的不僅是父親和多枝,還有兒時的女友、溫存可愛的牧織江。牧織江使他從小就體會到了男女在一起的那種愉快。此外,金朱烈,這個朝鮮人的出現,又使信介多少懂得了什么叫做民族壓迫,同時,他也在金朱烈身上,看到了共產主義者的堅強性格。后來出現的塙龍五郎、早竹老師、梓老師,還有長太、春男以及矢部老人,無一不對信介的人生產生著影響。龍五郎做為地賴首領的多重性格, 早竹老師對信介進行的有關性知識的介紹,梓老師的活潑開放……這些,使少年信介徬徨過激動過,也使他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當他再次與兒時女友牧織江相見時,織江的變化,又使他痛恨起那些欺壓弱女的惡男來,當他與織江同床共眠時,對織江的同情也就變成了深深的愛。也正是因為上述這些人,從方方面面,對信介的成長起了影響。因此,當多枝死后,信介獨自去東京上大學時,才對這塊沒有了一個親人的故土,產生了戀戀不舍之情。他雖沒成長為具有“河魂氣質”的豪爽漢子,可是他注定會成為一個勇于面對生活、面對艱難的人。因為故鄉哺育了他,故鄉形形色色的人給予他的愛熏陶了他。這就使他十八歲以后的人生不會虛度。該篇小說是長篇系列小說《青春之門》的首卷,小說構架宏大,人物眾多。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有著濃郁的詩情,清新的筆調和明快的語言。那對遠賀川船工的贊詩般的描寫,那對殘陽下的矸石山的描繪,無一不對讀者產生著深厚的感染力。五木寬之非常重視寫作技巧,使得該篇小說宏而不散,長而不膩。他特別善于布置情節,努力寫出與“純文學”對抗的大眾文學。他特別善于刻劃人物。作品中的伊吹信介、伊吹重藏、多枝、龍五郎、金山朱烈、牧織江以及梓老師,各個都描繪得有血有肉,活靈活現。信介對家鄉、對親人和朋友們的愛,重藏的豪俠仗義、龍五郎既講義氣又蠻橫的地賴性格,無一不栩栩如生。在作品中,五木寬之還揭露了日本軍閥發動的侵略戰爭給本國人民帶來的災難,對飽受日本強盜欺壓的朝鮮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五木寬之不回避對青少年性困惑的描寫,而且即使在這方面用筆較多,也絲毫看不出下流淫穢的東西來。由于這些,使該作品保持了戰后日本文學發行最高紀錄——兩千多萬冊。
上一篇:《法國文學·喬治·貝雷克·東西》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下一篇:《蘇聯文學·亞·特·特瓦爾多夫斯基·山外青山天外天》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