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52歲的戴維·盧里是南非開普敦技術(shù)大學(xué)文學(xué)與傳播學(xué)教授。他結(jié)過兩次婚,有個女兒,但不在身邊,所以他單身一人住在公寓里。他每周四下午會與一名叫索拉婭的妓女待上90分鐘。一天,他在街上無意間碰到索拉婭和她的兩個兒子。從此,她便從盧里的生活中消失了。
出于情欲的誘惑,他誘奸了自己的學(xué)生梅拉妮。事發(fā)后,盧里丟掉了教職,來到農(nóng)場,投奔他的女兒露茜。他不僅要努力與女兒溝通,也要與他以前根本就看不起的人共事,干他以前嗤之以鼻的事。與此同時,他還嘗試著寫那醞釀已久的歌劇——《拜倫在意大利》。
但是,厄運又一次降臨。露茜遭到三個黑人強暴,其中一人居然還是未成年的男孩。在強奸過程中,盧里被暴徒澆上酒精燒傷。讓他無法理解的是他女兒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 露茜認為施暴者不單單是發(fā)泄獸欲,還是在發(fā)泄種族仇恨。于是她放棄與兇手抗爭,準備生下施暴者的孩子,甚至寧愿成為黑人雇工的小老婆,以求留在這塊“晦暗之鄉(xiāng)”。
【作品選錄】
一個星期三。他起得很早,可露茜在他之前就已經(jīng)起床了。他發(fā)現(xiàn)她正看著水池里的幾只野鴨。
“真可愛,不是嗎?”她說道。“它們每年都回來。同樣的三只。它們能來我這里,我覺得自己真是很幸運。竟然被它們選中了。”
三個。這倒可能是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他、露茜、梅拉妮。或者是他、梅拉妮、索拉婭。
兩人在一起吃了早飯,然后帶著兩條道勃曼狗出去遛遛。
“你覺得能在這里,在這個地方生活下去嗎?”露茜猛不丁地這樣問道。
“為什么?你是不是想雇個新的護狗員?”
“不是。我可沒那么想。不過你肯定能在羅德大學(xué)找個職位什么的——你在那里一定有些熟人,再不然就在伊麗莎白港。”
“沒有,露茜。我已經(jīng)沒人要了。我走到哪里,這丑聞就會跟到哪里,粘在身上弄不掉。不行。即使我要找份工作,也得是那種不太招人耳目的事,比方說記賬員啦,護狗員啦什么的。”
“可你要是想堵住散布丑聞的人的嘴,難道就不應(yīng)該站起來為自己洗刷名聲嗎?你一味地藏藏掖掖,閑言碎語不就更厲害了?”
露茜小時候說話不多,很少出頭,對他只是觀察,卻從來——據(jù)他自己看——不作評判。現(xiàn)在,到了二十五六歲上,她開始表現(xiàn)出不同了。護養(yǎng)狗,忙菜園,看星相書,穿沒有性別特征的衣服。這每一個現(xiàn)象,他都感覺是一份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有目的的獨立宣言。同時也是與男性世界決裂的宣言。過自己的生活。走出他的陰影。很好!他完全同意!
“難道你覺得我就是這么做的嗎?”他說道。“逃離犯罪現(xiàn)場?”
“反正你撤退了。從實際上看,這有什么區(qū)別?”
“你沒有說到點子上,親愛的。你要我做的事是根本做不成的。我們這時代做不成。即使我設(shè)法去做,沒人會聽我的。”
“你說得不對。就算你如你自己所說,是什么道德恐龍,總還會有人好奇,想聽聽恐龍說話呢。我就算一個。你到底做了什么!說出來聽聽嘛。”
他遲疑了。她是想讓他吐出更多的隱秘事情嗎?
“我的事情起因于欲望的權(quán)力問題,”他說道。“起因于甚至一只小鳥也會因此而顫抖的神。”
在想象中,他似乎看見自己在那女孩子的屋子里,在她的臥室里,屋外大雨瓢潑,屋角里的那只暖爐散發(fā)出一陣陣煤油氣味,他跪在她身邊,一件一件地脫著她的衣服,而她的雙臂則像個死人似的直挺挺地伸展著。那時候,我就是愛神伊洛絲的侍從: 這是他一直想說的話,可他難道就真如此厚顏無恥?那是神附我身的作為。還真有臉這么說!可這絕不是撒謊,絕不全是撒謊。在這整個糟糕透頂?shù)氖虑橹校€是隱隱有一點高潔的東西,努力地想表現(xiàn)出來。要是他早知道這段情分如此之短有多好!
他再次試著把話說清楚,于是放慢了速度,“你小時候,我們還住在肯尼沃斯,隔壁的那家養(yǎng)著條狗,一條金毛尋物狗。我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
“隱約還記得一點。”
“那是條公狗。附近只要來了條母狗,它就會激動起來,管也管不住,狗的主人就按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的原理,每次給它一頓打。就這么一直打下去,最后那可憐的狗都糊涂了。后來它一聞到母狗的氣味,就耷拉著耳朵,夾著尾巴,繞著院子猛跑,哼呀哼的就想找地方躲起來。”
他停住不說了。“我還是沒聽出問題來,”露茜說。是啊,問題到底在哪里?
“我對這樣的情形感到十分沮喪,是因為這其中有點很卑鄙的東西。我覺得,狗要是做了像咬碎你的拖鞋一類的事情,要打要罰完全應(yīng)該。可它的情欲是另外一回事。按自己的本能行事就得受懲罰,這樣的正義沒有一種動物能接受。”
“所以就應(yīng)當允許男的隨意按自己的本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沒有人去管束一下?這故事是不是這個意思?”
“不,這不是故事的意思。我說肯尼沃斯的那件事很卑鄙,是因為那可憐的狗后來竟然討厭起自己的本性來。再也不要人去揍它了。它隨時會懲罰自己。事情到了這樣的地步,恐怕最好就是一槍把它給處理了。”
“或者給它治治。”
“也許吧。可從最深層說,我看它可能還是寧愿吃槍子。它也許寧肯選擇死,也不接受其他的選擇: 違背自己的天性,還要在起居室里度過余生,整天東轉(zhuǎn)轉(zhuǎn),西轉(zhuǎn)轉(zhuǎn),嘆嘆氣,嗅嗅貓,養(yǎng)得肥肥胖胖的。”
“戴維,你是不是老有這樣的感覺?”
“不,不總是有。有時候我的感覺正好相反,覺得欲望這種負擔,我們沒有它也完全可以活得很好。”
“我得說,”露茜插話道,“我自己也傾向于這樣的觀點。”
他等她順著話題說下去,可她沒有。“咱們回到先前的話題吧,”她說道,“不管怎么說,出于安全考慮,你讓人攆走了。你的同事們可以重新呼吸舒暢,而替罪羊卻在荒野里游蕩。”
這是一句斷語?還是一個問題?她真相信他僅僅是只替罪羊嗎?
“我覺得尋找替罪羊并不是最好的說法,”他小心翼翼地說下去。“在實際生活中,凡是要尋找替罪羊的時候,背后總有宗教的力量在起作用。人們把全城的罪孽架在一只羊的背上,把它攆出城去,全城人因此得救。這么做能起作用,是因為人人都明白那些典儀該如何去理解,包括其中的神。后來,神死了,突然之間,人們得在沒有神助的情況下清除城里的罪孽。沒有了象征的手法,人們只好求助于實際的行動。因此就產(chǎn)生了審查制度,是羅馬意義上的審查制度,其口令就是監(jiān)視: 一切人監(jiān)視一切人。抽象的清除被實際的清除取而代之。”
他自己都不知道說到什么地方了;他是在說教。“不管怎么說,”他像在做總結(jié)似的說道,“同城市告別之后,我在荒野里干起了什么呢?給狗做護理。給一個會做閹割和安樂死手術(shù)的女人打下手。”
聽到這里,露茜笑了起來。“你是說貝芙?你說貝芙也是讓你感到壓抑的原因之一?貝芙可崇敬你了!你是個大教授。她過去可從來沒見過老派的教授。當你的面,她嚇得要死,生怕犯個什么語法錯誤。”
小路上有三個人迎面走來,或者說是兩個大人,一個小孩。他們像鄉(xiāng)下人那樣邁著大大的步子,走得很快。走在露茜身邊的狗放慢了腳步,渾身的毛豎了起來。
“我們該覺得心慌嗎?”他喃喃道。
“我也不知道。”
她抽緊了狗脖子上的皮繩。那三個人說著就到了他們跟前。一個點頭,一聲招呼,大家擦肩而過。
“是什么人?”他問。
“我從來沒見過他們。”
兩人走到了農(nóng)場的盡頭,便折身返回,那幾個陌生人已不見蹤影了。
離家不遠時,他們聽見籠子里的狗在喧鬧。露茜加快了腳步。
那三個人就在那里恭候著他們。兩個大人站在稍靠后一點的地方,那男孩站在籠子邊,邊對著籠里的狗噓噓,邊朝它們做著威嚇的手勢。憤怒的狗又吠又叫。露茜身邊的狗想掙脫皮繩。甚至那條似乎已被他認養(yǎng)的老母狗,也在低聲吼叫。
“佩特魯斯!”露茜喊了一聲。可不見佩特魯斯的影子。“別惹那些狗!”她高聲嚷著。“咳!”
男孩趕緊跑回去和兩個大人站在一起。男孩長著一張扁平臉,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兩眼透著貪婪的光芒。他身穿一件印著花朵圖案的襯衫,套著寬松的褲子,頭戴一頂黃色的太陽帽。兩個大人都套著工作服。個子稍高一點的那個相貌英俊,英俊得有些讓人吃驚,額頭高高,顴骨突出,鼻孔十分的寬大。
一見露茜,狗都安靜了下來。她打開第三個籠子,把這兩條道勃曼狗放了進去。他暗想,這么做可夠勇敢的,可是不是聰明之舉呢?
她問那兩個大人,“你們要干什么?”
那年輕一點的說,“我們要打個電話。”
“為什么要打電話?”
“他的姐姐”——說著他用手胡亂往身后面一指——“出事了。”
“出事了?”
“對,很糟糕的事。”
“什么樣的事?”
“孩子。”
“他姐姐要生孩子了?”
“對。”
“你們從哪里來?”
“埃拉斯穆斯克拉。”
他和露茜交換了一下眼色。埃拉斯穆斯克拉,那是在保留林深處的一個小村莊,沒有電,沒有電話。這么說有點道理。
“你們干嗎不在護林站打?”
“那地方?jīng)]人。”
“你別進去,”露茜朝他悄聲說道,接著問那男孩,“要打電話的是哪個?”
男孩指指那高個子的英俊男人。
“進來吧,”她說著打開了后門進了屋。那高個子男人跟著進去了。過了一會兒,第二個男人把他往邊上一推,也進了屋。
他立刻就感到: 不對勁。“露茜,快出來!”他喊了起來,可一時不知道該跟著進去,還是在這里看著這男孩。
屋子里什么聲音也沒有。“露茜!”他又喊了一遍,正要沖進屋去,只聽得門閂咔嗒一聲給推上了。
“佩特魯斯!”他竭盡全力高聲喊著。
那男孩一轉(zhuǎn)身,拼命地朝前門跑去。他立刻松開那條母狗的皮繩。“追上他!”他一聲大喊。母狗拖著笨重的步子趕了上去。
他在屋子前面趕上了他們。那男孩拾起一捆豆秸稈,用它把狗攔在一邊。“噓——噓——噓!”他邊喘著粗氣邊揮舞著秸稈。狗發(fā)出低沉的聲音,左右繞著圈子。
他顧不上這里的情況,趕緊向廚房后門跑去。廚房后門的下半扇沒有閂,猛踢幾下便給踹開了。他立刻趴在地上爬了進去。
猛地,他當頭挨了一下重擊。他剛一想: 我還有知覺,我還沒完蛋,立刻四肢就像在水里溶解了一樣,沒有了感覺。身子一軟,便癱在地上。
他能感覺到自己被人橫拖過廚房,隨即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臉朝下躺在冰冷的鋪著瓷磚的地上。他努力想站起來,可不知怎么的,腿一點也動彈不得。他又閉上了眼睛。
他被扔在了衛(wèi)生間,是露茜家里的衛(wèi)生間。他暈乎乎地撐著站了起來。門上著鎖,鑰匙不見了。
他在坐便器上坐定,努力回過神來。屋子里靜悄悄的;狗還在狂吠,但似乎并不是因為狂躁,而是在盡責(zé)。
“露茜!”他扯著沙啞的嗓子喊道,接著提高了嗓門又喊了聲,“露茜!”
他踢了踢門,可腿好像不屬于他自己的,衛(wèi)生間地方十分狹小,那扇老式的門十分堅實。
這一天終于來了,考驗的一天。沒有預(yù)兆,沒有聲響,說來就來,一下就把他拋進了旋渦的中心。胸腔里,心臟在激烈地跳動,雖然它與外界并沒有直接的接觸,它一定也明白了這一點。他和他的心臟,這兩個將如何挺身而起,接受這樣的考驗?zāi)兀?/p>
他的孩子落在那兩個陌生人手中。遲一分鐘,遲一小時,都可能太遲了,在這段時間里發(fā)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就會刻在石頭上,屬于過去。但現(xiàn)在還不算太遲。現(xiàn)在,他必須采取行動。
雖然他凝神屏息想從屋里聽到些什么聲音,可還是什么都沒聽見。可要是他的孩子在呼叫,哪怕聲音再低,他也肯定會聽見的!
他拼命敲打著門,喊著,“露茜!露茜!你說話呀!”
門開了,把他推了一個踉蹌。只見眼前站著那第二個人,個子稍矮一些的那個,一手舉著只一升的酒瓶架在肩膀上。“把鑰匙拿來。”那人說。
“沒有。”
那人推了他一把。他往后一個踉蹌,重重地坐在了地上。那人舉起瓶子,臉色漠然,并沒有氣憤的表情。這只是一件他在做的事情: 讓一個人交出一件東西。如果要達到目的需要用瓶子砸他,那家伙一定會這么做,一定會一下接一下地不停手,直到達到目的,哪怕把瓶子砸碎。
“拿去吧,”他說。“要什么就拿什么。就是別碰我的女兒。”
那男人一言不發(fā),接過鑰匙,又把門鎖上了。
他一陣冷戰(zhàn)。危險的三人組合。他怎么就沒有及時看出來?可他們卻沒有來傷害他,至少到現(xiàn)在為止還沒有。是不是拿走這屋里的東西他們就滿足了?他們是不是也沒有傷害露茜?
從屋后傳來一陣聲音。狗吠聲又大了起來,還顯得十分激動。他站到坐便器上,從窗欄向外張望。
那第二個男人拿著露茜的槍和一只裝得脹鼓鼓的垃圾袋,剛好從屋角拐過去。汽車門砰的一聲給關(guān)上了。他聽出了這聲音,是他的車。那人空著兩手又折回來。一時間,兩人的目光相遇。“嘿!”那男人嘴一咧,說了句什么話。接著又是一陣大笑。過了一會兒,那男孩也走過來,兩人站在窗下,邊審視著被他們囚在屋里的人,邊討論著如何處置他。
他會說意大利語,他會說西班牙語,可無論是意大利語還是西班牙語,到了非洲的這個地方,哪一個都救不了他。一個能幫幫他的人都沒有,就像是卡通片里的那個當傳教士的薩利大媽,身披法衣,頭戴草帽,雙手合掌,兩眼向天,而那些野蠻人則用怪誕的語言咕嚕咕嚕地說著什么,就等著把他扔到開水沸騰的大鍋里去。傳教: 那旨在把野蠻人提高一個檔次的偉大工程到底留下了什么成果?他是一點也沒看出來。
這時,那高個子繞過屋角出現(xiàn)了,手里還拿著那桿槍。他熟練地取出一只彈夾,推上膛,把槍筒往籠子里一插。那條最大的德國牧羊狗憤怒地噴著唾液,撲了上去。就聽得重重的砰的一聲,鮮血和腦漿在籠子里飛濺開來。狗吠聲立刻停止了。這男人又放了兩槍。一條狗的胸部被子彈貫穿,即刻就死了,而另一條傷在脖子上,血流不止,重重地趴倒在地上,兩耳耷拉著,用凝視的目光看著眼前這個人的一舉一動,而這人居然都沒想到要再給他coup de gr^ace。
一陣寂靜。剩下的三條狗無處躲藏,退到了籠子的最頂端,擠來擠去,發(fā)出輕輕的哼聲。這人不慌不忙地把它們一個挨一個地結(jié)果了。
沿走道響起了腳步聲,衛(wèi)生間的門猛地被人推開了。那第二個人站在了他的面前,從他背后,他瞥見了那個穿印著花朵圖案襯衫的男孩,正在掏冰淇淋吃。他一側(cè)肩,試圖從那男人身邊擠出去,卻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被他使了絆子: 他們準是在踢足球時學(xué)的。
他正在地上用力爬著,突然被人從頭到腳澆上了什么液體。兩眼立刻火燒火燎地痛起來,他趕緊抹抹眼睛,聞出是加了甲醇的酒精。他掙扎著要爬起來,可還是給推回到衛(wèi)生間去了。只聽得嚓的一聲,一根火柴給擦著了,他渾身上下立刻跳起了淺藍色的火苗。
原來他大錯特錯了!原來他和他的女兒并沒有給他們放過!要燒他,要他死,而如果他要死,露茜也會死,最重要的是露茜也會死!
他像瘋子似的拍打自己的臉,頭發(fā)一燒著了就焦脆地斷裂下來;他四處撞來撞去,發(fā)出一聲聲咆哮,那聲音除了表示恐懼,沒有任何其他的意義。他拼命想站起來,又給人按了下去。有短短的一剎那,他的眼睛能看清東西,他看見,就在他眼前幾英寸的地方,一身藍色的工裝和一只靴子。靴子的前端往上翹著,靴底紋路間嵌著幾片草葉。
一片火焰在他手背上無聲無息地跳動著。他掙扎著跪起身來,把手插進坐便器中的水里。門在他身后給關(guān)上了,還聽見鑰匙轉(zhuǎn)動的聲音。
他趴在坐便器沿上,拼命往臉上灑水,還把頭浸到水里去。燒焦的頭發(fā)發(fā)出一股難聞的氣味。他站起身,把衣服上最后幾處火苗拍打掉。
他扯下手紙,浸濕后用它使勁擦著臉。兩眼酸脹,有一只眼睛的眼皮已經(jīng)睜不開了。他抓抓頭,手指上立刻粘滿了黑黑的煙灰。除了一邊耳根后還留著點頭發(fā),他似乎已經(jīng)沒有了頭發(fā);整個頭蓋骨好像都變軟了。渾身上下什么都變軟了,什么都給燒著了。燒著了,燒完了。
“露茜!”他喊道。“你在家里嗎?”
他似乎看見露茜正同那兩個穿藍布工作服的家伙廝打,奮力廝打。他痛苦地扭了扭身子,想打消腦海里這樣的情景。
他聽見自己的汽車給人發(fā)動起來,輪胎蹭著地面卵石的聲音。結(jié)束了?他們打算走了?真不可置信。
“露茜!”他一遍接一遍不停地喊叫著,直到他覺得自己的聲音里竟透出了一絲瘋狂。
天保佑,插在門鎖里的鑰匙轉(zhuǎn)動了一下。等他把門一打開,露茜已經(jīng)轉(zhuǎn)身背對著他。她披著件浴衣,光著腳,頭發(fā)濕漉漉的。
他緊跟著她穿過廚房,冰箱大門敞開,原先放在里面的食品給撒得滿地都是。她站在后門口,打量著狗籠里的慘相。“我親愛的,我親愛的!”他聽見她在喃喃自語。
她打開第一個籠子,鉆了進去。那條脖子上受了傷的狗不知怎么居然還在呼吸。她彎下腰去,同它說了句什么。那狗微微搖了搖尾巴。
“露茜!”他又喊了一聲,直到這時候,她才第一次轉(zhuǎn)過身來定定地看著他。她眉頭一皺。“他們怎么把你弄成這個樣子?”她說道。
“我親愛的孩子!”他說著隨她進了籠子,想一把抱住她。她溫和地,但卻堅決地甩開了他的胳膊。
起居室里一片狼藉,他的屋子也一樣給弄得亂七八糟。東西都給拿走了: 外衣,那雙還能穿穿的皮鞋,而這還僅僅是開頭。
他站在鏡子前看看自己。從前那頭頭發(fā)所留下的痕跡,就只剩罩著腦袋和前額的一頭灰黃的粉末。再往下,是一臉濃重的粉紅。他碰了碰自己的皮膚: 生疼生疼的,還開始往外滲著液體。一邊的眼皮腫得使眼睛無法張開;眉毛和睫毛都已經(jīng)不見蹤跡。
他走到衛(wèi)生間門口,可門給關(guān)上了。“別進來,”那是露茜的聲音。
“你沒事吧?有沒有傷著了?”
多愚蠢的問題;她沒有回答。
他打開廚房水槽的龍頭,一杯接一杯地往頭上澆水,想把一頭的灰粉沖掉。水順著脊背往下直淌,他冷得打起了哆嗦。
他努力想說服自己: 這樣的事情每天,每時,每分鐘,在全國的每個角落都會發(fā)生。能撿條命逃過來,就算是萬分幸運了。沒給人捆著塞在一輛急馳的汽車里,沒在天靈蓋上挨一槍子給扔在陡溝底下,就算你萬分運氣了。露茜也該算有運氣。這才是最重要的: 露茜也有運氣。
擁有點東西的確十分危險: 無論是汽車,還是一雙皮鞋,還是一盒香煙。東西總是不夠分: 汽車不夠分,皮鞋不夠分,香煙也不夠分。人太多,東西太少。有了點什么,就得大家輪流享用,這樣才能人人有機會快活上一天。理論上就是這么說的,人就該信了這理論,別另外自找沒趣。那同人類之惡沒有關(guān)系,那只是一個巨大的流通網(wǎng)在起作用,在這里扯不上什么憐憫和恐懼。在這個國家,就應(yīng)當這樣來看待生活: 生活就是一張巨大的流通體系圖。不然的話,真能讓人頭腦發(fā)瘋。無論汽車、皮鞋,連女人也是這樣。這一體系中總該有女人,以及發(fā)生在她們身上的事情的位置。
露茜出了衛(wèi)生間,來到他身后。她套著件寬松長褲,上身蒙著件雨衣;頭發(fā)向后梳著,臉洗得干干凈凈,什么痕跡都看不出來。他直視著她。“親愛的,親愛的?”說著說著,聲音哽咽起來,一股淚水涌上眼眶。
她根本沒有要安慰他的意思。“看你的頭,太可怕了,”她說道。“洗手間柜子里有嬰兒用的油脂。去擦一點。你的車給搶了?”
“是。我看他們是朝伊麗莎白港方向去的。我得打電話報警。”
“打不了了。電話給砸爛了。”
她說完便出了房間。他坐在床沿上等著。雖然身上裹著條毯子,他還是不停地打顫。一只手腕也腫著,一跳一突地疼。他想不起來是怎么把手腕弄傷的。天色已開始暗下來。整個下午似乎一眨眼就過去了。
露茜回到房間里。“他們把我車胎的氣給放了,”她說。“我得走到愛丁杰家去。一會兒就回來。”她說著頓了頓。“戴維,有人問起來,你能不能只談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
他摸不著頭腦。
“你說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我說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事。”她重復(fù)了一遍。
“你這就犯了個錯誤。”他的嗓音很快就變得十分嘶啞低沉。
“我沒在犯錯誤。”她說道。
“孩子啊!孩子!”他邊說邊向她伸出胳膊。見她沒有迎上來,他把裹在身上的毛毯一扔,站起身來,把她緊緊摟在懷里。可即使摟在他的臂彎里,她依然渾身像木桿般的僵直,沒有絲毫軟下來的跡象。
(張沖、郭整風(fēng) 譯)
注釋:
法語,意為(為解除垂死痛苦而給予的)慈悲的一槍。
【賞析】
庫切是南非當代著名小說家。自1974年起,他先后發(fā)表了《幽暗之鄉(xiāng)》、《國之中心》、《等待野蠻人》、《麥克爾·K的生平與時代》、《敵人》、《鐵的時代》以及《彼得堡的主人》等小說。1999年出版的小說《恥》獲英國布克獎。
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一直是庫切創(chuàng)作的基本主題。《恥》出版的時間,恰好是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五年之后。當時的政治氣氛正如作者所言,“傳統(tǒng)的殖民社會土崩瓦解,白人和黑人的個人生活都處于政治風(fēng)云激蕩的社會之中。”
《恥》的主人公戴維·盧里的女兒露茜遭三個黑人強暴這一章節(jié),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在這一事件發(fā)生之前,露茜和盧里有一段關(guān)于“替罪羊”的談話。“在實際生活中,凡是要尋找替罪羊的時候,背后總有宗教的力量在起作用。人們把全城的罪孽架在一只羊的背上,把它攆出城去,全城人因此得救。”“沒有了象征的手法,人們只好求助于實際的行動。因此就產(chǎn)生了審查制度,是羅馬意義上的審查制度,其口令就是監(jiān)視: 一切人監(jiān)視一切人。抽象的清除被實際的清除取而代之。”這段談話可以被看作是將要發(fā)生的事情的一個征兆。小說雖然沒有直接描寫昔日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但小說中所有人物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的危害和影響。露茜遭到黑人的強暴,就是這種政策的必然后果。可以說,露茜其實就是殖民主義下種族隔離制度的替罪羊。
1652年,第一批荷蘭殖民者踏上了這塊由黑人居住的土地。白人依靠先進的武器,占領(lǐng)當?shù)厝说耐恋兀烈饴訆Z。他們對黑人從種族歧視逐漸發(fā)展到種族隔離。1948年,以荷蘭裔為主的國民黨上臺后,變本加厲地推行隔離制度,并使其合法化。從此,這一制度深入到南非生活的各個方面,黑人在白人眼里豬狗不如,白人可以任意逮捕、毆打甚至槍殺黑人。黑人不能進入白人的商店、餐館和娛樂場所,不能和白人同坐公共汽車,甚至“公園的長凳也被標上了‘白人專用’的牌子”。在這種隔離制度下,膚色決定一切。膚色決定居住地區(qū)、所受的教育、從事的工作、工資標準以及其他種種待遇。
露茜的遭遇帶有強烈的象征色彩: 它是“歷史”(白人強暴黑人女子)的諷刺性置換。歷史的“仇恨”與“報復(fù)”在施暴者施暴的過程中得到了恣意的發(fā)泄,“甚至贏得了恐怖的合理性。”作為種族隔離制度替罪羊的露茜,感受到了這種歷史“仇恨”的深度:“那完全是在泄私憤”,“那種震驚感怎么也無法消失。那種讓人仇恨的震驚。就在他們干那事的時候”。
或許正如盧里所說,“他們的行為有歷史原因”,雖然他承認歷史,承認歷史中的殖民者所犯下的罪惡,“一段充滿錯誤的歷史。就這樣去想吧,也許會有點幫助。這事看起來是私怨,可實際上并不是。那都是先輩傳下來的。”雖然承認歷史不能回避,但盧里依然難以走出歷史的陰影;他始終無法擺脫對黑人的偏見,白人的優(yōu)越感使他不能正視現(xiàn)實;他認為女兒露茜現(xiàn)在的生活是一種非“更高層次”的生活,并對這種生活方式表示不滿;他輕蔑黑人貝芙·肖,在黑人佩特魯斯家聚會時,對他們“宰殺”牲畜的方式表示厭惡與反感等等。
然而,露茜卻選擇了替罪羊這一歷史角色。當盧里要求她離開時,她斷然拒絕。因為她明白:“唯一明智的是習(xí)慣這種現(xiàn)狀并試圖去做一個好人。”她深知這種仇恨是無法改變的。因此,為了生存,她選擇接受現(xiàn)實: 遭受強暴后,不報警,財產(chǎn)被搶掠后不報復(fù),甚至與黑人結(jié)婚,把“施暴者”的“孩子”——“一個歷史與現(xiàn)實傳承關(guān)系的象征物生下來”,并且決定留在這里生活下去。露茜清醒地意識到:“在這里”、“在非洲”、“在他們中”生存下來就意味著對殘忍、恥辱的承受。她必須也只能因殖民者的“父輩”之罪惡而負重蒙羞:“也許這就是我該學(xué)著接受的東西。從起點開始。從一無所有開始。真正的一無所有。一無所有,沒有汽車,沒有武器,沒有房產(chǎn),沒有權(quán)利,沒有尊嚴。像一條狗一樣。”
作家善于通過一個接一個場景的轉(zhuǎn)換完成敘述。正如瑞典文學(xué)院授予他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頒獎詞中所言,“庫切的小說以其結(jié)構(gòu)精致、對話雋永、思辨深邃為特色。”
(袁 曦)
上一篇:《老實人·伏爾泰》原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臣仆·亨利希·曼》原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