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11—1863
【介紹】:
杰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出生于加爾各答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家庭,四歲喪父,繼父為富商,薩克雷因而得以在英國查特豪斯公學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接受系統教育,出入上流社會。大學時代,他夢想做一名藝術家,于是中途輟學,游學歐洲大陸,自修藝術,后又學習法律,皆半途而廢。1833年以后,為保障家人的生活,轉而從事寫作。創作初期,他發表了一些幽默故事、特寫和詩歌。他先后任《弗雷澤雜志》(Fraser's Magazine)和《笨拙》(Punch)雜志的專欄作者,撰寫了大量中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散文、游記和書評。1846年到1847年間,薩克雷陸續發表特寫集《勢利者集》(The Book of Snobs,1846—1847),初步獲得成功。早期小說有的描繪上流社會各種騙子和冒險家,有的諷刺當時流行的渲染犯罪行為的小說,其中主要有《巴利·林頓的遭遇》(TheLuck of Barry Lyndon,1840)。《名利場》(Vanity Fair,1848)的問世使他一躍而成為英國第一流的作家,叱咤文壇,與狄更斯齊名。其他重要作品還有《潘登尼斯》(The History of Pendennis,1850)、《亨利·艾斯芒德的歷史》(The History of Henry Esmond,1852)、《紐克姆一家》(The Newcomes,1855)和《弗吉尼亞人》(The Virginians,1857—1859)。其中以《亨利·艾斯芒德的歷史》和《紐克姆一家》最為出色。薩克雷出身上層社會,又游歷廣泛,熟悉資產階級的思想與生活方式。這使得他在創作中能以有教養的英國紳士特有的機智幽默無情地展示社會生活的真實畫卷。其筆鋒掃射到上流社會的許多角落,辛辣地諷刺了英國沒落貴族和資產階級暴發戶等各色人物,可以說是一幅統治階級的群丑圖。薩克雷因此成為英國十九世紀小說發展高峰時期的重要作家。他善于借助不同的環境來表現人物性格,一直主張小說應當描摹真實,通過典型人物的刻畫和較為真實的情節描寫來反映當時社會的面貌。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管窺當時英國的社會現實、風俗習慣和人情世故。
上一篇:《薩克林,約翰》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蒲柏,亞歷山大》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