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609—1642
【介紹】:
查理一世時代保王黨詩人、戲劇家、騎士派詩歌的代表人物。薩克林出生于諾夫克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查理一世國王的宮廷管事。1623年他就讀于劍橋,二十一歲時曾在法國和意大利等國游歷,回國后不久即被授予了爵士稱號,從此成為宮廷的顯要人物。他與詩人托馬斯·卡魯都是好友。1631年薩克林參加了瑞典軍隊,為新教而戰,后返回英國,一直與王室相伴。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大量的抒情詩歌。1640年薩克林與他人密謀,企圖為國王謀取對軍隊的控制權,失敗后逃亡法國,在巴黎度過了一段默默無聞、消極低沉的時光,1642年自殺身亡。薩克林一生共創作了四部劇本,其中最能表現他的才華的是悲劇《阿格勞拉》(Aglaura),1637年舉行了盛大的演出,頗為壯觀。他最成功的作品則是生動活潑的喜劇《妖精》(The Goblins,1638),其中都可以看到莎士比亞鮑芒和弗萊徹的影響?!对娙耸?A Session of the Poets,1637)是一部有趣的諷刺劇,作者也許是從意大利作家博卡里尼的一部作品中得到啟發,但該劇本身卻成為十七、十八世紀一系列同類作品的原型。薩克林的抒情詩有如騎士派其他詩人的詩歌,受瓊森的影響十分明顯。薩克林的詩歌輕松活潑,直接明了,詩節簡樸,用詞樸實。他的詩有時戲謔自嘲,較為粗糙。《,如此用情不專,哎,如此徒勞無益》(“O,So Fickle,O,So Vain”)一詩中透出詩人微妙的想象力和流暢的文風,也流露出詩人憤世嫉俗的肆意和喧囂。《婚禮的歌謠》(“A Ballad Upon A Wedding”)是按當時街頭謠曲的風格和韻律寫成的一首十分清新可愛的詩作。詩人筆觸靈妙而溫柔,對新婚之美的描繪十分生動有趣。詩的結尾以嘲諷的目光掃視文明的社會,全詩隱含著一種對鄉村社會的同情之心。薩克林率性隨意、自然灑脫的個性在他的詩歌創作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薩克林的詩集《碎金集》(Fragmenta Aurea,1646)在他死后四年出版,后又再版數次。另一部作品《最后遺作》(The Last Remains)于1659年出版。
上一篇:《蕭伯納,喬治》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薩克雷,威廉·梅克比斯》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