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和超越自我,才能獲得成功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非常貧窮,后來他靠著倒賣名人字畫賺取了很多的錢,變成了一個大富翁。在一生之中,這個人都沒有結婚生子,始終孑然一身。眼看著生命之火即將熄滅,他突然想留下一個謎題給世人。他還做了公證,承諾猜中這個迷題的人將會得到很大的一筆獎金。在做了這個公證之后,富人很快就去世了。他去世之后,他所委托的律師和公證處一起把這個謎題發布在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上。很快,讀者的答案就紛至沓來。這個謎題是什么呢?原來,謎題就是:窮人跟富人相比,最缺什么?人們的回答千奇百怪,有人說最缺錢,有人說最缺熱情,有人說最缺夢想,有人說最缺機會,有人說最缺貴人。在這些回答之中,只有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給出了正確的回答,這個小姑娘的答案是野心。
在公布答案之后,小姑娘來領獎。很多記者都來到現場采訪小姑娘,有個記者問小姑娘:“小姑娘,你是如何想到這個答案的?”小姑娘說:“每當我姐姐帶著男朋友回家的時候,看到我看著他們,我姐姐就會惡狠狠地叮囑我不要有野心。我想,野心一定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東西。”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窮人與富人之間相比,最缺的不是金錢、財富、機遇、貴人,而是野心。對于一個窮人來說,如果他從來沒有發財致富的野心,那么他就不會想方設法地增加自己的財富。這樣一來,一個人連想都不敢想發財致富,又如何會真正去做讓自己發財致富的事情呢?對于內向的孩子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內向的孩子內心都特別畏縮膽怯,他們不敢打破常規,不敢突破自我,不敢想很多看似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在這樣先入為主的誤解之中,他們根本無法突破和超越自我,也根本不可能獲得成功。實際上,對于所有的人來說,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地超越自我。
古往今來,每一個成功者都有各自的機緣,都有各自的天賦和成就,但是他們都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一直都在超越自我。在成功的道路上,他們始終在努力奮斗,哪怕面對失敗和坎坷,他們也從沒有放棄過。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他們距離成功越來越近。反倒是那些從小生活安逸、衣食無憂的孩子,他們的成就是很小的,因為他們滿足于生活的現狀,從來沒有試圖改變。和這些孩子相比,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反而在成長中有了更為出色的表現,這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沒有有權有勢的父母可以依靠,也沒有雄厚的家產可以繼承,所以他們只能靠自己。在這樣背水一戰的狀態之中,他們激發出自身的潛能,讓自己發揮出最大的能力。
有人說,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這是因為對于每個人而言自身都是很難以突破的。人的本能就是趨利避害,每個人都想享受安逸的生活,而不愿意持續地努力,那么在這樣安逸的狀態之中,生命力就會漸漸消耗殆盡。對于任何人來說,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夠有所創新,才能夠有所成就。對于每個人而言,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敗給自己,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超越自我。
每個父母都對孩子懷有殷切的期望,他們希望孩子能夠擺脫平庸的命運,成人成才,做出偉大的成就。正是因為如此,父母們才不惜花費重金讓孩子們參加各種補習班,爭取考取更高的分數。然而,這些興趣班、特長班、補習班等都只是在幫助孩子學習知識,提升技能,最大的作用是讓孩子擁有生存的能力,卻不能夠讓孩子改變命運。要想讓孩子將來有大出息,要想讓孩子擺脫平庸的命運,父母們的當務之急是讓孩子擺脫安于現狀的心理,讓孩子擺脫慵懶懈怠的生活現狀,這樣孩子將來才能夠更積極地努力拼搏,更樂觀地抗拒命運的安排。
很久以前,有兩個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都很好,他們每次考試都能夠考取很高的分數。每次期末考試,他們都能憑著優異的成績獲得三好學生的證書。第一個孩子的媽媽每次都把孩子的三好學生獎狀掛在墻上,每當家里來客人的時候,媽媽就會向客人們介紹這些獎狀都是孩子努力學習得到的。而第二個孩子每次拿了獎狀回家之后,媽媽都會把孩子的獎狀收在抽屜里。時間久了,這些獎狀也就不那么新鮮了。有的時候,媽媽收拾廢物,還會把這些獎狀扔到垃圾桶里。最終,這兩個孩子的成就如何呢?
第一個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進,不但考上了名牌大學,還攻讀了碩士、博士,在學術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第二個孩子呢?他在學習上表現平平,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學,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過著普通的生活。那么,兩個孩子的起點原本是相差無幾的,為何在幾十年之后,他們的人生卻有這樣的天壤之別呢?就是因為媽媽對待他們獎狀的方式不同。這種行為方式反應出媽媽對他們的期望。第一個孩子在媽媽向客人夸獎他的時候,感受到媽媽對他的殷切希望,所以他會獲得巨大的動力,再次超越自己。他每一次都會比前一次有所進步,這也使得他原本就不錯的學習成績持續地得以提升。而第二個孩子呢?媽媽并沒有把他的獎狀給別人看,而是把他的獎狀收藏起來,甚至丟掉。這使得這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并沒有超越自己的動力,他覺得自己只要得到獎狀就可以了,并沒有為自己樹立更高的目標,所以他的人生才會流于平庸。
要想讓孩子超越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面對孩子不同的性格,讓孩子學會正確地對待成功。有些孩子對待成功會非常驕傲,沾沾自喜,也會因此而出現退步的情況,而有些孩子對待成功卻能夠再接再厲。對于前一種孩子,要適度地打擊他們,讓他們意識到此刻已經取得的成功并不是最大的成功,還要再接再厲。而對于后一種孩子,要積極地鼓勵他們,讓他們更加自信。父母只有巧妙地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因為獲得成功產生的興奮轉化為前進過程中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夠避免孩子被勝利沖昏頭腦。
其次,父母要教會孩子和自己做比較。對于孩子而言,和其他人進行比較只是為自己樹立學習的榜樣,只有和自己進行比較,才能讓自己每一天都有所進步。學習是無止無盡的,成長的道路也是無止無盡的,孩子每天都應該保持前進的姿態,讓自己比前一天有更大的進步,才能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是很強大的。在不斷超越自己的過程中,孩子的信心會越來越強,他們會相信自己依然具有巨大的能量,鼓勵自己再創新高。
再次,要為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為孩子制定目標的時候不要盲目,而是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既要為孩子制定遠期目標,也要為孩子制定中短期目標。當孩子在努力之后能夠實現自己的一個目標時,他們就會獲得成就感,也就獲得了更強大的力量去突破和超越自己。
最后,要鼓勵孩子樹立偉大的夢想。夢想是孩子人生的引航燈,如果孩子沒有夢想,那么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就無法保持奮斗的動力。有一些孩子沒有夢想,就像在漫無邊際的大海上航行,不知道自己將會身往何處。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父母不能引導孩子樹立偉大的夢想,那么可以讓孩子多多閱讀名人傳記,也可以讓孩子看一些關于偉大人物的影片。這些人物的切身經歷會對孩子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讓孩子對于自己的未來準確定位。
總而言之,不要覺得孩子的夢想太過遠大而無法實現,當孩子樹立這個夢想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已經踏上了實現夢想的路途,也意味著他們每走一步都會距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在此過程中,父母要積極地鼓勵孩子,不要打擊孩子的信心,更不要挫敗孩子的勇氣。信心和勇氣是孩子通往夢想最佳伴侶,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要幫助孩子鼓起勇氣,這樣孩子才能堅持努力和前行,才會距離夢想越來越近。
上一篇:積極籌劃,選擇更有價值的人生
下一篇:給內向孩子領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