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么可比性,做好自己才是最智慧的選擇
有人坦言:最害怕就是參加各種同學會,因為現在的同學會簡直就是“攀比會”,比事業,比地位,比房子,比車子,比財產……因為較真,越比越急,越比越累。其實,這樣的煩惱都是自找的,放下攀比之心,做最好的自己,你會發現生活一定會輕松很多。我們所沒能明白的是,生活中的差別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很容易會在這種差別中產生攀比的心理,并且習慣性地將自己所作的貢獻和所得的報酬與別人進行比較。如果兩者大致相當,就會感到心理平衡;如果對方強過自己,那我們就會心理失衡。比如,某些人看到與自己同等級別的人用車比自己高級,住房比自己寬敞,自己甚至還不如某些級別和職務低的人,心里就會感到很不平衡。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攀比心理,通常也是較真的心態所造成的,因為處處較真,總是情不自禁地與他人進行攀比。
從前,有一位貧窮的農夫,他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鄰居,鄰居有很大一個院子,有一棟非常漂亮的房子,還有一輛漂亮的馬車。對此,農夫產生了嫉妒之心,心想:他一個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可我呢?一家五口人擁擠在一個小草房里,上天真是太不公平了。每次遇到這位鄰居,貧窮的農夫都會冷漠地走開,似乎這樣一種姿態可以滿足自己的自尊心。到了晚上,農夫就開始痛苦了,他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總想著自己能住上鄰居那樣的大房子。或者,他想上天祈禱,讓那位富有的鄰居變得像自己一樣貧窮吧,不然,自己會被攀比之心氣死的。
后來,村子里來了一位智者,據說他能給那些痛苦的人指引道路,從而讓他們過上快樂的日子。農夫覺得自己也應該去看看,來到那里,發現人們已經排了很長的隊伍,而排在自己前面不是別人,就是那位鄰居。農夫感到很奇怪:“這樣一位富有的人也會感到痛苦嗎?”過了半天,鄰居進去了,農夫還在外面等著。可是,直到太陽下山,鄰居還沒有出來,農夫的嫉妒又開始了:“上帝真是不公平,怎么智者就跟他說了這么多。”終于鄰居出來了,那位富人的臉上顯露了從未有過的笑容。
農夫心中一動,急忙走了進去,智者說:“你為何而痛苦啊?”農夫回答說:“我總是看我那位鄰居不順眼。”智者微笑著說:“這是攀比心在作怪,你需要做的就是克制自己,想想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農夫十分生氣:“智者啊,你怎么也那么偏袒呢?給我的鄰居那么多忠告,卻只給我簡單的兩句話。”智者說:“你一進來,我就猜到你是為什么而痛苦,貧窮所帶來的攀比心理。可是,那位富人進來,我只看到他殷實的外在,看不到他精神的匱乏,詳細詢問了才知道他的癥結所在。”農夫不解:“他也會感到不快樂嗎?”智者說:“當然,雖然他比你富有,房子比你大,但是他只有一個人,而你呢?還有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現在,你想想,你所擁有的是不是他所缺乏的,這樣一想,你就不會痛苦了。”聽了智者的話,農夫心中釋然了。
俗話說:“人生失意無南北。”即便是在富麗堂皇的宮殿里也會有悲慟,而在破舊不堪的瓦屋中也會有笑聲。只是,在平時生活中不管是別人展示的,還是我們所關注的,總是風光的一面。這就好像女人的臉,出門時美麗動人,但那不過是給別人看的。回到家里以后,卸妝之后,素面朝天,往往卻不是那般光彩照人。
生活中,有很多我們一直很在意的東西,不要跟別人比較,因為根本沒什么可比性,做好自己才是最智慧的選擇。
1.降低不切實際的期望值
其實,幸福往往就在我們身邊,但不少人卻無從感知,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時候,我們必須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較為清醒的認識,不能過多地與人攀比。如果你降低不切實際的期望值,你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
2.做好獨特的自己
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比別人強。一味和比自己強的人相比,把心靈的弦繃得太緊,就會無端消耗自己的精神,很難會有大的作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別人擁有的未必適合你,你所擁有的往往是別人所羨慕的。因此,拋棄攀比之心,做好自己,才能更接近幸福。
上一篇:永遠不要得意忘形
下一篇:消除內心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