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邁德·蘇加諾——印尼開國之父
——印尼開國之父
艾哈邁德·蘇加諾(1901—1970),出生于東爪哇蘇臘巴亞(泗水)的土著貴族家庭,父親為小學教師。1916年在泗水的荷蘭中學就讀。24歲畢業于萬隆工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就學期間參加伊斯蘭教聯盟,爪哇青年會等組織的民族主義活動,從事愛國民主活動,反抗荷蘭殖民統治。
2001年7月23日,印度尼西亞經過近半年痛苦的抉擇,終于決定正式罷免總統瓦希德,由副總統梅加瓦蒂出任第五任總統。使這個外表柔弱的女人能登上權力頂峰的原因,除了她的智慧和耐心外,還因為在她的身后永遠站著一個偉大的人物——艾哈邁德·蘇加諾。梅加瓦蒂便是這個印尼開國之父的長女。
1901年6月6日,蘇加諾出生在東爪哇的泗水(即蘇臘巴亞)一個土著的貴族家庭,當時的印度尼西亞處于荷蘭的殖民統治之下,蘇加諾在父親任校長的學校讀完小學后,便來到泅水。
荷蘭語中學學習,泗水是印尼民族主義運動的大本營,蘇加諾在這里結識了各政治組織的領導人,開始投身民族主義運動,1921年蘇加諾進入萬隆工學院,在此期間他積極從事各種政治活動,他和一些青年朋友組織了“研究總會”,還在研究總會的雜志上發表了題為《民族主義、伊斯蘭教、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主張三種思想結合,認為“這條將把我們運載到自由印度尼西亞的船就是團結之船”。
畢業后,蘇加諾先在一所專科學校教書,不久因思想激進被解聘。1927年7月,他創建了印度尼西亞民族主義協會,并出任主席。1928年5月,民族主義協會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改名為印度尼西亞民族黨,蘇加諾當選為主席。他奔波于各地,到處演講,擴大組織。
印尼民族運動的迅速發展,使荷蘭殖民當局深感不安。1929年12月10日,蘇加諾被逮捕關進萬隆監獄。在牢房里他以馬桶做書桌,撰寫辯護詞。開審時他不僅慷慨激昂辯護,而且還揭露了荷蘭殖民統治給印尼帶來的災難,借機宣傳了印尼人民必須奮起反抗,爭取民族獨立的道理。經過斗爭,他獲得了自由。
蘇加諾出獄后,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當他回到泗水,群眾把他高高舉起抬出車站。
1933年8月,他再次被捕,并被流放到了弗洛勒斯島上的一個名叫恩德的窮鄉僻壤。
1942年3月,日本侵略軍占領印尼。蘇加諾在荷蘭軍隊撤離途中逃脫,但是,不久日本占領軍便找到了蘇加諾,以給予印尼“自治”為誘餌,要求他合作。
1945年3月,蘇加諾利用日本當局建立的“印度尼西亞獨立準備調查會”爭取實現民族獨立,他發表名為《潘查希拉的誕生》的演說,提出民族主義、國際主義、民主、社會繁榮等“建國五原則”,并考慮制定一部獨立共和國憲法,起草了《雅加達憲章》。同時成立一個新的組織“新人民運動黨”。日本投降前夕,他草擬了《獨立宣言》,并宣布印尼獨立,與此同時,他廣泛發動群眾從日軍手中奪取武器,占領主要城市。建國后,蘇加諾當選為總統。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荷蘭殖民者卷土重來,先后在1947年7月和1948年12月兩次發動殖民戰爭。妄圖恢復殖民統治。在第二次戰爭中,蘇加諾再次被捕,他拒絕荷蘭要他命令共和國停止抵抗的要求,而被流放到荒涼的小島上。
蘇加諾被捕后,荷蘭殖民者的行徑,更加激起了印尼人民的反抗斗爭。在印尼人民英勇抵抗和國際社會的支持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提案,要求荷蘭釋放蘇加諾,并向印尼“移交主權”,恢復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政府。
1949年11月《圓桌會議協定》簽訂,荷蘭殖民政府無條件承認印尼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蘇加諾當選為共和國真正獨立后的第一任總統。
上一篇:膽量是成功的根基
下一篇:范蠡——輔佐勾踐滅吳的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