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寧巧取柴刀
那是在明朝的時(shí)候,臨江府新金縣鄉(xiāng)民鄒敬世代務(wù)農(nóng),家境比較貧寒。鄒敬在耕種之余上山砍柴,用來換些油鹽醬醋的開銷。
有一天,鄒敬把柴賣給秀才盧智純家,得了二分銀子,但是,由于粗心大意,柴刀插在柴內(nèi)忘了拿出來,遺忘在了盧家。
吃完飯后鄒敬想起柴刀尚在盧家,趕忙跑去索要,但盧智純卻隱瞞不還。鄒敬拿不到柴刀,明天便不能上山砍柴、心里有些著急,便用臟話罵了起來。
盧智純見鄒敬竟敢罵他,立即寫了一封書信給縣府,請求縣府懲治刁民,為讀書人做主。當(dāng)時(shí)武大寧任新金縣知縣,接信后便派人把鄒敬抓來,打了他五大板。
誰知鄒敬本就不高興,不但沒有拿到柴刀,現(xiàn)在反而又遭到大板,更加憤恨盧智純。從縣衙出來后,又到盧家門前大罵不止。盧智純親自去拜見武大寧,要求嚴(yán)厲懲治鄒敬。
武大寧心想,一個(gè)小小的村民竟然這樣兩次三番大肆辱罵縣里的秀才,肯定事出有因。他一面與盧智純談話,把盧智純穩(wěn)住,一面派人去把鄒敬鎖起來,同時(shí)私下里派快捕手李祥到盧家去查看事實(shí)。
李樣來到盧家,聲稱縣令已經(jīng)把鄒敬鎖起來,還要再打他10大板,以示懲戒。他對盧夫人說,盧相公讓把柴刀還回。盧夫人信以為真,把柴刀拿出來交給李祥。
李祥拿著柴刀回到縣衙向知縣交差,盧智純見到柴刀大驚失色。知縣武大寧卻故意為他打掩護(hù),他先呵斥鄒敬粗魯無禮,破口大罵讀書人不合道理,本該再打10大板,但只要向盧秀才賠禮道歉,就免去板子,不再責(zé)罰。鄒敬只好磕頭求饒,然后拿著柴刀離開縣衙。
知縣武大寧這時(shí)才責(zé)備盧智純說:“鄉(xiāng)民靠賣柴維持生計(jì),本來就很艱辛,你還隱瞞他的柴刀,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在眾人面前讓他向你賠禮,是維護(hù)你的尊嚴(yán),你以后一定要改過自新。”盧智純面紅耳赤,羞愧而去。
后人評論武知縣判案,說他派人到盧家尋回柴刀是有智謀,在眾人面前替盧秀才掩飾過錯(cuò)是他忠厚,在背地里叮囑盧秀才要改過自新是他重視教化。處理了一件小糾紛卻起到了幾方面的大效果。
上一篇:樵童行善遇花王
下一篇:段玉裁尊師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