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拐棍依賴”——寫給博士研究生的短札
凌晨重讀陳平原《我的“讀博”經歷》,對王瑤先生“不給學生出論文題目”有了新的感悟。
確定論文選題、撰寫論文是在讀博士研究生的一項基本功。美國大學把培養傳播研究、教學的一流學者作為博士生培養目標。博士生已經成為《論辯》《論辯與鼓吹》《媒介研究》《政治傳播》《傳播研究》《媒介傳播批評研究》《科學傳播》《健康傳播》《電子傳播政策》等國際知名傳播學期刊的固定作者群。我國博士生在國際性刊物上發表論文較少,客觀原因是存有語言障礙和理念上的差異,從主觀上來分析,選題能力和論文水準的確有待提高。王瑤先生讓學生自己選題,抓住了研究生教學的一個重點。
科學研究必須按學術規律辦事,不能越俎代庖、拔苗助長。讓學生自主選擇論文題目并獨立完成論文,體現了對博士生志向、專長、興趣、愛好和能力的尊重,符合學術規律。
50年前我走出校園到新華社山東分社當記者,總想讓老記者帶著采訪。一位老記者對我說:“不獨自采訪,總跟著別人旁聽,時間一長,手里的拐棍就丟不掉了!”這幾句話點醒了我。我把這位老記者的經驗之談告訴你,是想讓你早一點明白“拐棍依賴”的害處。
王瑤先生說“此舉生死攸關”,目前我還理解不到這種程度。對這六個字,讓我們在未來的歲月里共同領悟。
(2014年11月11日)
上一篇:專注是記憶力的“增強劑”
下一篇:為什么書讀得越多越覺著知識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