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次斷乳期
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次斷乳期,經過這一階段,孩子從幼稚向成熟轉變。從表面上看,青春期孩子個子長高,看上去已經是一個小大人,然而他們的心理和生理并沒有真正地達到成熟的狀態。所以,孩子處于這個年齡階段情緒容易波動,不容易聽父母的話。就算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有了不開心的事情,也不喜歡向父母說,如果遇到父母無端斥責,他們還會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在這一階段,父母往往會過分擔心孩子的言行,對孩子的異常行為打破砂鍋問到底,不是妄加指責就是漠不關心,這些行為都只會增加孩子的反抗行為。在這一階段,孩子身上呈現出來的諸多特點,就是心理斷乳期的正常現象。
當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往往需要依賴父母,凡事都喜歡由父母做主,甚至他們在遇到困難時還會征求父母的意見。一旦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身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生理快速發展,內心萌發出“我是成年人”的想法。在心理上,由于自我意識的萌發,孩子進入心理斷乳期,他們急于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渴望獨立,甚至要求父母將自己看成“成年人”,希望自己的意志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在這一階段,孩子十分討厭父母過分地關心、監護、說教,特別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秀秀長得比較漂亮,從小媽媽就把她打扮得像一個洋娃娃一樣,買粉色的裙子、粉色的鞋子,一切看起來都那么粉嫩粉嫩的。盡管小學時媽媽依然保持著給秀秀買衣服的習慣,但看得出來秀秀并不是那么喜歡。上了初中,當媽媽再次將一條粉色連衣裙放在她面前的時候,秀秀不客氣地說:“媽媽,我已經長大了,是一個大孩子了,你別再像過去那樣給我打扮好嗎,比起這些粉嫩的裙子,我更喜歡簡單的款式,以后我的衣服我自己買,好嗎?”聽到秀秀這樣的話,媽媽有些傷心,難道是因為自己眼光不夠好嗎?
其實并不是媽媽的眼光不好,而是孩子已經有自主選擇的能力。孩子進入心理斷乳期,他們開始對家庭、對學校甚至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叛逆心理。在這一階段,他們渴望自己可以被他人當作成年人看待,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認同,喜歡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向世界宣布自己已經長大。但在同時,他們叛逆的行為恰恰暴露了作為孩子的幼稚和不成熟,就好像貼了標簽告訴別人,他正在成長過程中、在躁動的青春里尋找一種叫獨立的東西。這時父母要耐心等孩子長大,給予他理解,小心呵護他。
小貼士
1.尊重孩子的第二次誕生
心理斷乳期的真正意義是孩子對父母擺脫了孩子式依戀,走上精神的成熟與獨立。對此,父母不應該大驚小怪,而是應把重點放在幫助他們從孩子到成年人的轉變上。所以,請尊重孩子的第二次誕生,對孩子進入心理斷乳期持歡迎態度。
2.孩子應有他自己的世界
在這一階段,孩子應有自己的世界,父母要把孩子的某種離心傾向理解為他的精神在朝著獨立自主方向發展。或許在這一階段,孩子更愿意跟同齡的孩子說心里話,而對父母的依賴則在不斷減少。這對于一直習慣孩子在身邊的父母來說,孩子好像變心了,實際上交朋友是孩子在精神獨立階段的正常表現。如果孩子有適當的朋友,那就不至于因心理斷乳期而過度失落。
3.對孩子要因勢利導
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從行為上和心理上對其進行引導,教育的方式要多樣化。采用平等對話的方式,讓孩子把心里話說出來,然后父母把自己的觀點、經歷講給他聽,讓孩子自己進行比較,父母不要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要因勢利導。
4.充分相信孩子
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孩子已經覺得自己長大,完全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時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這個想法,把家里的一些事情和孩子商量處理,聆聽、征求孩子的意見,對孩子生活、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盡可能讓他自己去處理。同時,父母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告訴孩子,當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爸爸媽媽一直在他們身邊,隨時可以給予他們建議及幫助。
5.冷靜對待發脾氣的孩子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應保持冷靜,爭論激烈時,父母應轉移話題或采取冷處理方式,避免孩子萌發對立情緒,使逆反心理更強烈。事后在合適的時候,父母可以心平氣和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和不當之處,使孩子積極克服幼稚、喜歡沖動的壞習慣。
6.鼓勵孩子走出去
父母要鼓勵孩子廣泛結交朋友,在集體活動中,豐富、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發展“自我”意識,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以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真誠待人的品德,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心理發展的這一重要時期。
7.孩子有他的權利
父母要轉變觀念,尊重孩子的權利,承認他是一個獨立成員,應平等相待,對孩子評價要做到恰如其分,不要將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在與孩子相處時,要與孩子建立起朋友式的友誼關系,尊重他的自主權與隱私權,尊重、理解、愛護他,多指導少指責,多幫助少干涉。
上一篇:青春期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
下一篇: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