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聽從別人的建議
1978年,世界發生石油風暴,日本航空咬著牙不漲價,為了在這種環境下得以生存并仍然能獲得利潤,日本航空號召世界各地的日航辦事處想辦法縮減成本。
結果竟然想出了四百多種方法,有的看上去已經十分離譜了:全世界的日航辦事處的抽水馬桶的水箱里都放上一塊磚頭,沖的時候就省下一個磚頭的體積的水量,如此一來,日航每年就可節省60噸水。
后來居然有人建議兩個人一起上廁所,然后再沖,這樣肯定更節水。后來他們還發明了“智慧辦公室”,只要辦公室里沒有人,燈光就會自動暗下來,變得像蠟燭的光亮,等到一有人進來,又馬上恢復正常。
在多數企業,改善工作流程的方案都是由企業管理者來倡議并討論,進而實施。有的管理者甚至很看不起員工的新創意。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看過經歷過的事情太多了,總是在強調一種成熟,中國自古就有“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樣的訓誡。
其實有時候社會新鮮人獨特的視角正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們所不及的地方,但是,正因為單純所以直接,有時候他們所提的方案可能就最有效。
一個成熟的管理者是不會正面否定年輕下屬的新創意新想法的,這一次也許不能用,但是下一次就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了呢?自以為是的主管常輕視成員的創意,從而關閉成功的大門。
元朝大畫家何澄根據劉義慶《世說新語》中記載的故事繪制了一副《陶母剪發圖》。畫的意思是說,晉國有一個叫陶侃的貧困青年,有一天,他的朋友陸逵來拜訪他,因為沒有錢買酒招待他,陶侃的母親在倉促之間,便把她的頭發剪下來去賣錢換酒。
這幅畫被年僅8歲的岳柱看到了,便毫不客氣地指出了畫中矯情悖理之處:陶侃的母親手上戴著金手鐲,卻要剪下頭發去換取酒食,這是不合情理的。因為金首飾很值錢,完全可以用它去換酒,何必匆匆忙忙把頭發剪了去換酒招待客人呢?
作為一個孩子,他根本不去考慮《陶母剪發圖》所宣揚的魏晉名士風度,而是根據自己對生活、對人事有限的直觀認識,去理解畫面的意思,所以他的詰問一針見血,切中問題的要害。
所以,應該鼓勵員工或者要求員工對工作方法提出意見。一位老總有自己的方法:他要求員工和管理者,每三個月對公司的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等內容提出改善意見。
他說:“如果這些改善的方案是我想出來的,那你們就要覺得羞愧了。”
因為,管理者再怎么去注意,他的心得也不會比那些正在生產線上的人多。這種硬性的規定確實能得到很多好的意見——這說明確實有很多地方可以改善,比如有個員工曾提出去掉工藝流程上的兩個單元,結果這一項提議令公司的生產工藝一個月節省四個鐘頭。
事實上,對一個企業的管理實際上就是對人的管理,所以企業中,越是高層的領導者,專業知識越是欠缺。那些火線上的員工,他們更懂得如何操作才得心應手,使生產率提高;也可能更敏銳地感覺到競爭對手的新一輪市場進攻。
如果你的上司同時擁有很多職位,同時管理幾個行業,他就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逐一改善工作流程了。一個管理者如果能廣泛聽取下屬的意見,會使工作得到更多的改善和改進,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損失,提高生產效率和工作效率。
上一篇:只要有舍才會有得
下一篇:善心讓自己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