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與潛意識的力量
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勤奮好學的木匠。有一天,他去給法庭修理椅子,他不但干得認真仔細,還把法官坐的椅子進行了改裝。有人問他其中原因,他解釋說:“我要讓這把椅子經久耐用,直到我作為法官坐上這把椅子?!?/p>
這位木匠后來果真成了一名法官,坐上了這把椅子。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往往自己就能成功,這是人的意識和潛意識在起作用。
人的心靈有兩個主要部分,就是意識和潛意識。當意識做所有的決定時,潛意識則做好所有的準備。
換句話說,意識決定了“做什么”,而潛意識是將“如何做”整理出來。意識就好像冰山浮出水平線上的一角,而潛意識就是埋藏在水平線下面很大很深的部分。
有人還用科學術語比喻人體的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就相當于電腦的“硬件”,意識就是這部無比精密電腦的“操作者”,潛意識就等于電腦的“軟件”。讀了這些生動的比喻,你就會明白意識和潛意識其中的關系和奧秘。
我們從古今中外許多科學家身上發現,他們的成功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在善于運用意識和潛意識的力量這一點上卻是相同的。難怪人們把意識和潛意識稱為人的自動引導系統。
一個人如果下定決心做成某件事,那么,他就會憑借意識的驅動和潛意識的力量,跨越前進路上的重重障礙,成功也就有了切實可靠的保證。
被稱為新工業之父的亨利·福特,年輕時在一家電燈公司當工人。有一天他突發奇想,產生了要設計一種新型引擎的意識,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妻子,妻子對他的發明研究很支持,還鼓勵他說:“天下無難事,你就試試吧!”
妻子把家里的舊棚子騰了出來,供丈夫試用。福特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就鉆進舊棚子里做引擎的研究工作。
冬天舊棚子里冷,他的手都凍成紫包,牙齒在寒冷中格格顫抖,可是,他對自己默默地說:“引擎的研究已經有了頭緒,再堅持干下去就能成功?!?/p>
亨利·福特充分調動了自身的自動引導系統,在舊棚子里苦干了三年,這個異想天開的稀奇的東西終于問世了。
1893年,亨利·福特和他的妻子乘坐著沒有馬的馬車,在大街上搖晃著前進,街上的人被這景象嚇了一跳,有些膽小者還躲在遠處偷偷地觀看。
從這一天起,這個對整個世界都產生深遠影響的新工業,就在亨利·福特的意識和潛意識的驅動下誕生了。
后來亨利·福特決定制造著名的V8型汽車時,他要求工程師們在一個引擎上鑄造8個完整的汽缸。
工程師聽了都直搖頭說:“這不可能?!?/p>
福特命令道:“誰不想干,就走人!”
工程師們誰都不愿失業,只好照著亨利·福特的命令去做。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誰都沒有把成功輸入在自己的意識里,這樣潛意識也就閑置起來。
六個月過去了,研究毫無進展。亨利·福特決定另外挑選幾個對研制V8型汽車有信心的人去完成。他堅信,人一旦有了穩操勝券的心理,就有了希望。
福特又重新挑選了幾位工程師。新挑選的幾個工程師經過反復研究,忽然間,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擊中,終于找到了制造V8型汽車的關鍵竅門。
那么,是什么令這V8型汽車從無到有?是什么令這“不可能”的計劃奇跡般的成功?
這就是意識和潛意識的無形力量在起作用。意識雖然是極小極小的“已知能量”,而潛意識卻是大腦細胞內隱藏著的很大很大的潛能。
亨利·福特就是用這小小的已知力量,開發了那無窮無盡的大腦潛在能力。如果把意識和潛意識比喻為成功的“第一把金鑰匙”,一點也不過分。
從以上故事中,我們就會明白,人的意識和潛意識具有操縱人類命運的巨大能力。如果意識給潛意識一個目標,潛意識就會為實現這個目標而行動起來。如果意識給潛意識一個指令,潛意識就會認真執行這個指令。
所以說,一個人想著成功,就可能成功,想著失敗,就會失敗。一個人期望的多,獲得的也多,期望的少,獲得的也少。
成功是產生在那些有了成功意識的人身上,失敗根源在于那些不自覺地讓自己產生失敗意識的人身上。
很多成功的人士在介紹成功經驗時都說:“寂寞鑄就成功?!倍P于為什么能夠帶來成功卻有很多解釋。本文無疑也算是對這一成功法則的又一解釋。
那就是當我們讓心寂寞下來的時候,各種干擾意識的誘惑都不存在了,我們把意識和潛意識都聚集在我們的目標上,自然容易取得成功。所以,當我們想要干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里暗示,只有這樣我們的潛意識才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才會增大我們成功做成這件事情的幾率。
上一篇:得道的泰國象
下一篇:成功需要韌性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