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處理孩子的情緒
當父母和孩子都處于情緒的巔峰狀態(tài),誰都不讓著誰,那么家里就會發(fā)生一場不可控制的戰(zhàn)斗。明智的父母在發(fā)現(xiàn)孩子處于情緒失控的狀態(tài)中時,雖然明知道自己教育孩子是為了孩子好,也知道孩子犯了錯誤,但是卻不會繼續(xù)和孩子投入情緒的戰(zhàn)斗,而是會按下暫停鍵,把孩子從戰(zhàn)斗狀態(tài)中拽出來,讓孩子處于相對獨立的空間里,恢復情緒。當然,如果孩子非常執(zhí)拗,不愿意離開戰(zhàn)斗現(xiàn)場,那么父母也可以主動離開孩子,退避三舍,這樣一來就能給彼此冷靜的時間和空間。
除了離開戰(zhàn)斗現(xiàn)場之外,還可以對6歲的孩子采取漠視的態(tài)度。不可否認的是,6歲的孩子的確非常頑皮淘氣,他們的頑劣程度堪比2歲半的孩子。面對孩子這些淘氣的行為,如果并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或者并不涉及原則性問題,那么父母可以采取視而不見的方法,忽略孩子的這些行為,從而避免自己采取過激的方式應對孩子。
有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過激,非但不能夠起到禁止孩子的效果,反而還會使孩子變本加厲。父母要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對于孩子做出的行為,只要不是特別危險的,不是觸犯父母的原則和底線的,那么即使父母并不欣賞孩子的行為,也可以對此視而不見。這樣一來,哪怕父母覺得孩子做出這么糟糕的舉動,是應該被打屁股的,也能夠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父母必須知道,對于一個6歲的孩子來說,即使被狠狠地打了屁股,他們也并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也許打屁股的有效作用只能保持很短暫的時間,但是打屁股帶來的惡劣影響卻很嚴重。父母對孩子采取的措施越是嚴厲,孩子就越是會變本加厲。當孩子知道最壞的結果也不過如此的時候,父母就失去了管教孩子的殺手锏。
哲哲是一個非常頑皮淘氣的孩子,尤其是在進入6歲之后,他的各種行為更是非常過分。例如,在周末的時候,媽媽讓哲哲留在家里吃水果,媽媽去樓下倒垃圾,等到媽媽回來之后,卻發(fā)現(xiàn)哲哲用水果在紙上畫畫,把水果糟蹋得亂七八糟。看到自己花費昂貴的價格買回來的水果都被浪費了,媽媽特別心疼,但是媽媽只是看了哲哲一眼,并沒有批評哲哲。哲哲很心虛,看到媽媽一言不發(fā),他反而迅速收拾了戰(zhàn)場,乖乖地把水果都吃掉了,把垃圾都扔到垃圾桶里。后來,哲哲再也沒有做出這樣的行為。
如果當時媽媽打了哲哲的屁股,那么哲哲就會知道,即使他這么頑劣,媽媽頂多也就是打他的屁股而已,說不定他下次會出于逆反心理繼續(xù)做出這樣的舉動。在親子關系中,父母一定要保持理性,這樣才能夠在與孩子斗智斗勇的過程中占據(jù)主動,占據(jù)上風。如果父母情緒失控,歇斯底里,那么就會非常被動。
父母要知道,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最好不要打罵孩子,尤其是不要打孩子。打只能讓孩子的身體疼痛,而不能讓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所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個方法不僅適用于說服成年人,也同樣適用于說服孩子。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盡量觸動孩子的內(nèi)心,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積極主動地與父母配合,做好該做的事情。
上一篇:決斷力如何,決定了你的成就如何
下一篇:利益受到侵犯的時候,不可以無動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