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個實現目標,奔向夢想終點站
一個人如果面對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一定沒有勇氣真正地去翻山越嶺,到達珠穆朗瑪峰的最高點。而一個人如果面對泰山,也許還可以一鼓作氣,登頂看日出。實際上,人在一生之中也許要翻越無數的山峰,而把這些山峰加起來,高度甚至可能超過珠穆朗瑪峰,那么為何在直接面對珠穆朗瑪峰時,大多數人卻沒有勇氣去嘗試呢?細心的朋友們會發現,泰山的石階每過一段就會有個平臺,目的是供行人休憩。其實除了休息之外,平臺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把石階分成一段段的,這樣看起來就沒有那么“恐怖”,也避免了石階看起來就像天梯一樣高不可攀。這是建造石階者的智慧,他們正是以這樣的方式激勵登山者奮勇向上。同樣的道理,遠大的目標固然能夠激勵人生不斷向上,但是過于遠大的目標也會讓人產生“夠不著”的畏懼心理。民間有句俗話,叫作破罐子破摔,如果一個人確定自己再怎么努力也無法實現目標,那么他很有可能因為內心的脆弱和自卑而選擇徹底放棄,從而使自己得以逃避這些看似無法完成的艱巨任務。
看到這里,相信有的朋友會感到困惑:不是說目標越遠大越好嗎?為何又說遠大的目標讓人望而生畏了呢?別擔心,該制訂遠大目標還是要制訂的,只要不偏離實際,不是華而不實就好。在實現目標的時候,也是有技巧可用的,那就是像臺階的建造者一樣,把目標也分成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小目標,這樣每當實現一個小目標,我們就會產生成就感,也會擁有自信心,自然能夠信心倍增地繼續向前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遠大的目標在行動之初只能提供大概的方向,甚至會因為過于遠大而讓人變得自卑、心生疲憊。而近期的目標則往往都是小目標,是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實現的,所以能夠增強人的信心,使人更加充滿勇氣。人生之中,既需要遠大的目標作為方向的指引,也需要短期內的小目標給人以自信,讓人得以檢驗努力的結果。由此可見,把遠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至關重要。古人云,滴水穿石,繩鋸木斷。看起來,水滴一滴滴地滴落,并沒有多么強大的力量,但是經年累月卻能把堅硬的石頭洞穿,而柔軟的繩子也根本不是木頭的對手,但是一次又一次堅持去鋸木頭,繩子居然真的能把木頭鋸斷。不得不說,這正是堅持的力量,也是積累的力量。看起來,那些持續實現人生小目標的人并沒有豐收,但日久天長,他們就像爬臺階一樣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最終真的到達人生的巔峰,實現了人生的夢想。而那些一味地盯著遠大目標,既不屑于完成小目標,又沒有能力一蹴而就完成大目標的人,則被夢想唾棄,任由寶貴的青春年華悄然流逝,再也沒有機會真正地實現夢想。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那些分解之后的小目標就像是人生的導向標,讓人生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奮發向前。所以在確立人生的遠大目標之后先不要急于高興,只有把遠大目標合理劃分為小的階段目標,按部就班去實現,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夢想。
有一年,國際馬拉松比賽在日本舉行。也許是因為主場吧,有一個叫山田本一的選手贏得了冠軍。在此之前,山田本一始終默默無聞,根本沒有人想到他能奪得冠軍。比賽結束后,記者們蜂擁而至,采訪看起來身材矮小、并不強壯的山田本一是如何獲勝的。對此,山田本一只是說:“憑智慧取勝。”得到這樣的回答,記者們顯然不滿意,眾所周知馬拉松比賽最考驗人的耐力和體力,誰也想不明白馬拉松比賽為何會與智慧扯上關系。大家都以為山田本一是在故弄玄虛,因而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還有人覺得山田本一就是僥幸取勝,所以根本說不出子丑寅卯來。
時隔幾年,在另一個國家舉行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山田本一又贏得了冠軍。面對記者問出的類似問題,山田本一依然回答“憑智慧取勝”,依然沒有博得人們的滿意。直到若干年后山田本一出版了自傳,人們才知道山田本一“憑智慧取勝”的意思。原來,每次參加馬拉松比賽之前,山田本一都會繞著賽道認真觀察,并且帶著紙筆做筆記,用具有特色的標志物劃分賽道。例如他把一座白色的大樓作為第一站,把一棵百年老樹作為第二站,把一棟紅房子作為第三站……此類推,在其他選手眼中漫長的賽道,在山田本一眼中卻只是一站又一站。當很多選手因為感到路途遙遠而身心俱疲時,山田本一一站又一站地跑過去,在到達每一站時都會快速沖刺,不但不會覺得身心俱疲,而且能保持快速,所以輕輕松松就贏得了冠軍。
山田本一憑著以標志物劃分賽道取勝,這的確是憑智慧取勝。面對人生的遠大目標,我們如果感到疲憊和無奈,也應該采取這樣的方式,把遠大目標劃分為小目標,這樣才能逐個實現目標,也最終奔向夢想的終點站。
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切實有效地邁出通往夢想的第一步,真正展開行動實現每一個階段的夢想,才能成為夢想達人,才能最終到達人生遙遠的目的地。記住,即使千山萬水地跋涉,路也要一步一步才能走完,一味地心急根本沒有用,唯有砥礪前行,絕不放棄,才能以腳步丈量人生,才能以踏踏實實的每一步實現偉大的人生目標。
上一篇:轉變心態,是成功的前提
下一篇:逐個實現目標,奔向夢想終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