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誰說書只能讀一次?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趙天皓平日里看起來大大咧咧,不拘小節(jié),但是實際上,他有很嚴(yán)重的“選擇障礙”。但凡讓他選擇一樣?xùn)|西,他都會猶豫半天,甚至有的時候,他因為不知道如何選擇,最終選擇了放棄。
這一次也是一樣,他站在一排排的書架前,一時之間就亂了分寸。沒有辦法,他只好求助陳若涵,他發(fā)出了“響尾蛇”一樣的暗號,對著陳若涵道:“師父,師父!快來救救我!”
陳若涵還以為趙天皓出了什么大事兒,急忙轉(zhuǎn)過身,朝著他的方向快步走來:“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受傷了?要不要去醫(yī)務(wù)室?”
“不是不是,”趙天皓一臉的無奈,“我只是不知道應(yīng)該給自己選擇哪一本書。這里的書太多了,光這一個書架就好幾百本,這讓我怎么選擇呢?”
得知趙天皓是因為這件事情而煩惱,陳若涵這才松了一口氣:“這事兒還不簡單,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何必那么糾結(jié)呢?”
“如果我知道自己喜歡哪一本書,我就不會糾結(jié)了。”趙天皓說的也是實話,畢竟平日里,他很少讀書,讓他選一本書,用他的口頭禪來說,簡直是比登上珠穆朗瑪峰還要難上一千倍。
見趙天皓真的毫無頭緒,陳若涵給他出了一個好主意:“如果你真的沒有好的選擇,那么就和我讀同樣的書吧!我借的書名為《綠山墻的安妮》,是一本特別好看的書,整本書的風(fēng)格輕松愉快,我想應(yīng)該很適合你。”
“《綠山墻的安妮》?這本書的名字好特別。”趙天皓禁不住道。
“安妮是一個可愛的小精靈,”陳若涵回憶道,“她的性格活潑開朗,想象力特別豐富,在她的眼里,蘋果是紅衣姑娘,流淌的小溪下藏著歡聲笑語,她還喜歡和自己的影子說話,因為她認(rèn)為影子是她最好的朋友……”
聽到這兒,趙天皓忍不住打斷道:“你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楚,難道你看過這本書?”
“這本書我看過兩遍了,”陳若涵邊說邊把《綠山墻的安妮》遞給趙天皓,“每當(dāng)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都會選擇讀這本書,它會讓我變得開心起來。并且,這一次的‘用最簡單的方式環(huán)游世界’的讀書筆記征集活動,我也準(zhǔn)備選擇這一本書作為寫作的對象,我相信它會帶給我好運的。”
“真是太奇怪了,”趙天皓百思不得其解,“已經(jīng)讀過的書,你為什么還要讀第二遍、第三遍?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這才不是浪費時間呢!”陳若涵糾正道,“你難道忘記了我之前跟你說的那句話了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學(xué)習(xí)上,我們要溫習(xí)學(xué)過的課程,在閱讀上也是如此,誰說書只需要讀一次?難道讀過之后你不會忘記嗎?所以,讀自己讀過的書,不但可以加強(qiáng)記憶,而且可以從中學(xué)到新的知識和道理。”
陳若涵的例子一舉,趙天皓頓時就豁然開朗了,好像說的是這么一回事!閱讀和學(xué)習(xí)一樣,也需要復(fù)習(xí),如果讀一本,忘一本,那么和沒有讀過有什么區(qū)別呢?想到這兒,趙天皓毫不猶豫地從書架上拿過另一本《綠山墻的安妮》,對著陳若涵道:“那我聽你的,我也借閱這一本書,我會好好把它讀完的。”
趙天皓不是一個有耐心讀書的男孩,但是,他卻被這本書著實地吸引了。用了兩個晚上的時間,他把這本書從頭到尾地通讀了一遍,當(dāng)合上書的那一剎那,趙天皓禁不住感嘆:“這真是一本有趣的書。”
不但如此,他還在周六的時候把這本《綠山墻的安妮》推薦給了方芳。他說:“這本書講的是一對兄妹想要領(lǐng)養(yǎng)一個男孩,可孤兒院卻陰差陽錯,送來了一個長著紅色頭發(fā),并且滿臉雀斑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的名字就叫安妮。”
見方芳沒有打斷他的話,趙天皓繼續(xù)道:“剛開始的時候,兄妹倆并不是很喜歡安妮,但是后來他們漸漸發(fā)現(xiàn),安妮非常熱愛生活,她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常常做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并且,她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女孩,她竟然為了照顧別人,放棄了自己的學(xué)業(yè)……”說到這兒,趙天皓猛地停住了,“我不能跟你‘劇透’太多,不然的話,你讀起來就沒有意思了。”
“聽起來確實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方芳接過這本《綠山墻的安妮》,撫摸著它的封面道,“看來,最近幾天的時間,我也要和你一起,進(jìn)入安妮的奇幻世界了。”
聽楊紹講故事
溫故而知新
在宋朝,有一個愛看書的人,他的名字叫做陳正之。陳正之很喜歡看書,但是他看書的速度非常快,并且總是馬馬虎虎,應(yīng)付了事,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哪一本書讀過了,哪一本書沒有讀過。
有一天,他專門請教了著名學(xué)者朱熹,朱熹了解了他的狀況之后,對他說:“并不是你的記性不好,而是你看書的時候不夠認(rèn)真。讀書不應(yīng)求‘快’,而是求‘精’,只有把書讀透、讀懂,才算是真正的讀書。”
聽了朱熹的勸告,陳正之知道了自己的缺陷,并且積極地將其改正,于是,他放慢了看書的速度,爭取做到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反復(fù)推敲,弄清楚作者想要表達(dá)的究竟是什么。長此以往,陳正之也成了一個有學(xué)問的人。
可見,書并不是一次性商品,讀過了就把它扔到一邊,而是要把它真正讀懂,才能體現(xiàn)出這本書的價值。所以,不要把讀書當(dāng)成一個任務(wù),而是把它當(dāng)成一種享受,享受讀書帶給你的樂趣,享受書籍帶給你的聰明和智慧,這樣一來,才能收獲更多。
智慧錦囊:不要把書籍當(dāng)成一次性商品,你會發(fā)現(xiàn),書中想要傳達(dá)給你的能量,比你了解的要更強(qiáng)大。
上一篇:什么?快樂也可以制造?
下一篇:他人說的話,就一定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