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十歲建房屋
據(jù)說黃帝姓姬,名叫軒轅,史載其“弱而能言”,是說他剛生下來不久就會說話了。當他長到五六歲的時候,便懂得了許多道理,且能辨別是非。
在軒轅10歲這年,春暖花開的一天,軒轅像往常一樣,爬到樹上掏鳥蛋吃。但這次他突然發(fā)現(xiàn),樹上的鳥窩特別大,且在朝南的方向有個小口,手可伸進去。
當軒轅伸手去取鳥蛋的時候,第一次覺得鳥蛋下面軟綿綿的、熱乎乎的,讓人感覺特別舒服。這使他產(chǎn)生了一種幻覺:似乎鳥窩一下子大了許多,而自己正在里面睡覺,特別舒服,特別愜意。
這時,一陣微風吹來,吹跑了軒轅的幻覺,但他對鳥窩卻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連鳥蛋也沒拿,便一點一點地解剖起鳥窩來。
軒轅邊拆邊看,鳥窩最上層是一些很小很小的土塊,被雨水一淋,粘在了一起,平平的;土塊下面是一些小樹葉和干草,和上面的泥土粘在了一起,雨水滲不透;再下層是一些細松枝,拿掉細松枝,是一些稍粗些的松樹枝,樹枝下面是個空間,四周用很細的棍棒壘成。
軒轅將鳥蛋拿出來,再往下一看,那軟綿綿、熱乎乎的,是鳥的羽毛和一些細軟的干草。正在此時,兩只像烏鴉一樣大的鳥兒飛來了,落到離他較近的樹上又蹦又叫,像在怒罵他毀了自己的窩。
軒轅未待解剖完畢,便大有所悟,高興得一下子從樹上跳了下來,跑去告訴大家:“我們也有窩了。”
人們聽了軒轅的敘述,都為他的重大發(fā)現(xiàn)而高興。然后由他指揮,用粗樹枝做墻,用樹干做頂,像鳥一樣地搭起窩來,后又逐步改進,就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的房子。
據(jù)史載,由于他遇事動腦,勤于鉆研,到15歲時,已經(jīng)無所不通了。軒轅長大后,把周圍的人組織起來,自成一個部落,大家推他為首領(lǐng)。又因那時人們都以“帝”為萬物主宰,金、木、水、火、土為萬物之本,稱作“大德”,軒轅所在部落的人崇尚土德,而土為黃色,故稱軒轅為黃帝。
黃帝當了首領(lǐng)后,又教大家馴養(yǎng)家畜,種植五谷,逐步改變了游獵生活,在黃河流域定居下來。
后來,黃帝戰(zhàn)敗南方炎帝部落,合二為一,讓炎帝作副首領(lǐng),一起治理部落,為民興利,功績卓著,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故我們今天稱他們?yōu)椤把S”,自稱為“炎黃子孫”。
上一篇:高國強革新洋裝置
下一篇:一元錢的生日禮物